1. 首页 > 养殖

猪场胎次优化与后备猪科学入群

猪场胎次优化与后备猪科学入群

养猪行业日新月异,猪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养殖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本文将探讨猪场胎次优化与后备猪科学入群的重要性,希望能为养猪人提供一些启发。

后备母猪:猪场的希望火种

后备母猪是猪场的希望火种,它们决定着猪场未来的发展。因此,在15周龄时进行外阴评分分类,对后备母猪进行筛选,对猪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母猪的胎次与猪场效益

母猪的生产性能与胎次有很大关系。保持合理的胎次结构,是猪场长期均衡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猪场胎次优化与后备猪科学入群

胎次比例优化

猪场的胎次比例应该是从后备猪到高胎次母猪比例逐级降低,保持稳定的后备母猪更新和高胎次母猪的淘汰,以保证猪群窝产活仔数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胎次 比例
P2-P6 约70%
7-8胎及以上 不超过10%

后备猪入群模式

后备母猪在进入猪场后, 要进行隔离检疫,然后进入驯化阶段。驯化完成后,后备猪可以采取两种入群模式:

  • 模式一:后备猪与头胎母猪在一起,断奶后再转移到经产母猪栏。
  • 模式二:后备猪驯化完成后直接并入经产母猪群。

实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某丹系猪场不同胎次母猪的生产数据统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6胎以上的母猪,虽然产仔数依然很高,但是产活仔数却明显降低。

胎次 产仔数 产活仔数
1胎 12头 11头
2胎 12头 10头
6胎 12头 9头
8胎 12头 8头

结论

优化猪场胎次比例和科学管理后备猪入群,是提高猪场效益的关键。养殖户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胎次比例,选择合适的后备猪入群模式,以提高猪场生产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