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下,推广无抗保育猪绿色养殖技术
作者:畜牧行家•更新时间:9天前•阅读7
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推广无抗保育猪绿色养殖技术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品品质,还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本文将从设计背景、目标、实施要求及具体任务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设计背景
非洲猪瘟疫情自2018年底传入我国以来,已导致大量生猪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为应对这一疫情,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广无抗养殖技术,旨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二、设计目标
本设计旨在通过推广无抗保育猪绿色养殖技术,提高生猪养殖效益,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实现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方案实施的要求
项目 | 具体要求 |
---|---|
所需人员 | 具备相关养殖技术及环保意识的养殖户、技术人员 |
推广所需要求 | 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技术培训 |
所需时间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一般需2-3年 |
所需经费 | 依据养殖规模及地区差异而定 |
四、方案实施的具体任务
4.1 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 养殖户需掌握无抗保育猪绿色养殖技术,包括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4.2 提高养殖户绿色环保养殖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使养殖户认识到绿色环保养殖的重要性,自觉减少污染排放。
饮水要求
育肥猪日需水量9-12升;生长猪日需水量5-7升;保育猪日需水量3-5升等。
五、无抗养殖的关键技术
要实现饲料无抗,还需为饲用抗生素找到“替身”。如利用中草药提高经产母猪生产能力、利用有益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等。
肠粘膜保护因子的控释增效技术,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抗营养因子。
猪肠道内栖息着各种微生物,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形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只有平衡的微生态系统才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保障机体健康。
在非洲猪瘟疫情下,推广无抗保育猪绿色养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养殖户技术、增强环保意识,实现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生猪养殖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 张卫辉,等. 小麦纤维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工业,2011,32:1-4.
- 彭昌家,等. 猪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2010,31:1-5.
- 何海燕,等. 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的病理学观察及病原学检测. 中国兽医杂志,2019,55:1-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