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弱毒侵袭,猪场生产受困
作者:渔歌牧韵•更新时间:11天前•阅读5
在我国的养殖业中,猪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其生产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稳定。然而,近期非瘟弱毒的侵袭,让许多猪场陷入了生产的困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一、非瘟弱毒的挑战
非瘟弱毒感染猪场后,其症状并不明显,潜伏期较长,这给猪场的早期发现带来了困难。而且,这种病毒很容易与其他常规疾病混淆,如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等到猪场意识到问题时,病毒可能已经蔓延开来,想要“拔毒”谈何容易。
二、生产受困的难题
面对非瘟弱毒的侵袭,猪场在生产上面临着诸多难题。
1. 拔毒难度大
一些猪场尝试通过高频检测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流程来剔除带毒猪,但效果并不理想。即便如此,猪场的生产依然会受到很大影响。
2. 窗口期生产波动
在非瘟的窗口期,猪场在发情、配种、分娩、断奶等关键生产阶段容易出现波动,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三、稳定生产的策略
面对非瘟弱毒的挑战,猪场需要采取有效策略来稳定生产。
1. 清群复养
直接清群处理,然后开始复养。这种方式可以彻底清除带毒猪,但复养周期较长,且无法保证以后不 感染。
2. 带毒生产
在窗口期面临生产波动,但猪场应对非瘟的能力显著提升。这种方式需要猪场加强管理,减少生产应激。
四、稳产的关键点
要进行带毒生产,以下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
1. 减少生产应激
- 降低饲养密度
- 持续添加维生素C
- 夏季做好母猪防暑降温
- 减少非必要疫苗免疫
2. 提高母猪群健康
- 全群全年使用康之源
- 压制蓝耳病
- 防控附红体和弓形体
- 做好基础疫苗免疫
- 重视饲料中霉菌毒素清除
3. 及时淘汰病猪
- 淘汰疑似病猪和共用水槽的猪
- 淘汰疑似病猪和相邻的猪
- 选留后备母猪
4. 重视场内生物安全
- 严格执行人员消毒流程
- 做好进场物资、人员和车辆的消毒
- 人员定岗、工具定栋、物品不交叉
- 做好通道消毒
非瘟弱毒的侵袭给猪场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策略,加强管理,就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