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冬春猪瘟防控要点,养猪人必看

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春季节,这个时期是猪瘟的高发期。作为一名资深养猪人,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冬春猪瘟防控的要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守护我们的猪宝贝。

冬春猪瘟防控要点,养猪人必看

一、确保消毒效果

冬春季节,低温会影响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溶解性,使得消毒效果减弱。因此,我们在消毒剂配制和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温度影响。

消毒方式 适用温度 消毒剂
舍外消毒 高于-6℃ 0.5%的戊二醛水溶液
舍内消毒 任何温度 0.2%~0.5%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物
饮水消毒 任何温度 二氧化氯、漂白粉等
物资消毒 任何温度 25℃左右的温水配制消毒剂

二、做好物资储备

为减少物资进场频次,降低非洲猪瘟传入风险,建议根据生产需求集中采购,适当储备2~3个月的物资。

规模化猪场:可在猪场外围和场内建物资静置库,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加强静置库管理,做好采样检测,保证消毒效果。

中小养殖场户:可在猪场门口配置物资消毒间,包括烘干房和浸泡池。消毒时应确保烘干间内物品受热均匀,物资要完全浸泡在消毒液液面以下。

三、加强引种管理

北方地区猪场在每年11月份前,宜一次性引入足够量的小日龄后备猪,至次年3~4月,不再进行引种,尽可能降低引种带来的风险。

规模化猪场:若必须引种,需制定严格的引种生物安全方案,从种源选择、车辆洗消、路途运输到猪只卸载均需制定操作方案。

中小养殖场户:选择信誉好的集团猪场采购仔猪。同一猪场选择单一种源,并采取“全进全出”的原则。

四、减少人员流动

人员携带被污染的物品流动,是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场内、在场内扩散的重要途径。冬春季节,可采取措施减少场内人员流动,降低出入次数。

采用三段式洗浴:人员进场淋浴是防止人员机械性带入非洲猪瘟病毒的有效措施。

规模化猪场:猪场外围、门卫及生产线需配置标准淋浴间。人员经充分淋浴、全面采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进线。

中小养殖场户:可在猪场门口配置标准淋浴间,需有上下水和地暖。人员进场前在家或宾馆充分淋浴,住宿隔离8小时以上。

五、控制车辆进场

猪场使用的拉猪车、拉料车、无害化处理车等运输车辆易污染非洲猪瘟病毒。运输车辆要经彻底清洗、消毒、烘干及检测合格后使用。

规模化猪场:要专车专用,要严格执行车辆洗消流程:粗洗-皂洗-精洗-沥干-消毒-干燥-检测。

中小养殖场户:可对猪场门口的路面进行硬化,便于对到场车辆进行彻底消毒。

六、提高猪只健康水平

健康程度好的猪群,群体免疫力高,疫病抵抗力强。入冬前全面提升猪群的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控制常见病:冬春季支原体病、格拉瑟病、链球菌病等呼吸道疫病以及大肠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等消化道疫病高发。

及时淘汰病猪:加大病弱猪淘汰力度,及时将猪群中的易感动物剔除,降低猪群感染非洲猪瘟病毒风险。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饮水、通风、温湿度、卫生等方面都要做好。

七、强化防鼠措施

冬季天气寒冷、食物匮乏,温暖的猪舍以及猪舍内的饲料对老鼠有很大的吸引力。虽然老鼠不是非洲猪瘟病毒的潜在宿主,但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机械携带的方式通过它们进入猪舍。

每周对实体围墙、猪舍围墙的密闭性进行检查,遇到缝隙应用水泥、腻子粉、发泡胶等进行填补,生产区顶棚与生产区连接处使用发泡胶或尼龙网密封。

八、降低饲料带毒风险

饲料原料的种植、收获、运输,成品料的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等环节,均可能被病毒污染。

使用袋装饲料的猪场,可设立袋装饲料静置库,在20~25℃环境中静置14天后再转运到生产区饲喂。

采用散装料仓的猪场,可增加静置料塔,静置7~14天后再进入饲喂管道。

冬春猪瘟防控要点,养猪人必看

以上就是冬春猪瘟防控的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祝愿大家养猪事业顺利,猪宝贝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9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