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群异常,警惕养殖风险
作者:花田韵客•更新时间:9天前•阅读11
科学养殖母猪,是保证母猪健康成长的基础。然而,在母猪养殖过程中,以下7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加强防范。
母猪常见异常现象
异常现象 | 原因 | 处置措施 |
---|---|---|
软脚 | 将母猪关在易滑的地板,引起脚部紧张,造成骨骼异常。 | 提供稳固的地面,加强母猪运动,防止骨骼问题。 |
发情异常 | 激素代谢异常、怀孕中后期便秘、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过高等。 | 调整饲料,加强营养,确保环境舒适。 |
外阴水肿病 | 妊娠母猪在临产前2~7天,出现外阴部肿大、乳房严重下垂。 | 预防为主,加强临产前管理,必要时及时治疗。 |
亚健康 | 猪群亚健康,疫苗产生抗体的滴度不达标。 | 优化养殖环境,加强疫病防治,提升猪群整体健康水平。 |
妊娠期限异常 | 激素代谢异常、怀孕中后期便秘、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过高等。 | 调整饲料,加强营养,确保环境舒适。 |
后备母猪不发情 | 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缺乏等。 | 加强后备母猪管理,优化饲养环境,必要时使用公猪刺激。 |
警惕代养模式风险
近年来,代养模式在生猪养殖中越来越普遍。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例如,猪周期波动可能导致公司无法按时支付饲料,从而波及到代养户。
猪周期是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绕不过去的一个现象,说的是生产的周期性与消费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肉价上涨时,母猪存栏量增加;肉价下跌时,母猪存栏量减少。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常规生猪出栏体重在115-125KG左右,而近期正邦公司的公告显示,正邦科技商品猪销售均重已连续三个月低于90KG。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司只是自繁自养,影响仅限于公司内部;但现在采取的“公司+农户”代养模式,则将风险波及广大农户,成为一个公共问题。
非洲猪瘟的威胁
非洲猪瘟的频发,使得全球生猪养殖风险加大,养殖量减少,养殖风险升高。急性型感染后通常会有4~6天的潜伏期,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至40℃以上,皮肤发绀、便秘或腹泻、后驱无力等。
因此,养殖户需要提高警惕,加强猪场管理,预防非洲猪瘟的传入。
母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密切关注母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现象。同时,要警惕代养模式的风险,加强猪场管理,预防疫病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