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治污新法,年出栏十万头大镇环保升级
话说在这个养猪大镇,有个叫做拖市镇的地方,这里可是养殖户的天堂。可别小看了这些猪,它们可是这里的宝贝,每年能出栏生猪超过10万头呢!可就在这热闹的背后,环保问题成了大家的心头病。
环保升级,猪场新篇
为了解决环保问题,当地的养户们可是操碎了心。他们纷纷升级猪场,安装了三级沉淀池、异位发酵床等环保设备。这样一来,猪粪不仅不再外排,还能变废为宝,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实地探访:猪场治污进行时
在拖市镇双河村四组,52岁的邓年关和工人们正在自家猪场调试新安装的治污设备。看着这些新玩意儿,邓年关笑着说:“这可是我们的环保新招,希望真能把猪场的污染问题解决了。”
设备名称 | 作用 | 效果 |
---|---|---|
三级沉淀池 | 沉淀猪粪污水 | 减少污水排放 |
异位发酵床 | 分解猪粪 | 变废为宝 |
环保压力,挑战与机遇并存
环保压力是越来越大,治污成本也不低。但换个角度想,这也是个机遇。不少养户开始转型,探索环保型养猪模式。比如,年存栏母猪1000头以上的猪苗场或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肉猪场,就可以采用环保型粪污处理模式。
环保政策,助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
以广东某年出栏肥猪42万头的楼房猪场为例,其除臭成本大约为2000+元/天,约为平层猪场常规水帘除臭成本的35%。这也侧面反映了,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懈努力,养猪业正在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
环保拆除,补偿政策暖人心
对于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如果确实是因为环保和土地问题需要拆除的,相关部门是需要安排重建,或者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的。这样的政策,无疑让养猪户们心里有了底。
新环保法,助力猪场升级
养猪场一向被政府视为污染大户和利税小户。新《环保法》的出台,使得很多猪场尤其是几十年的老猪场面临沉重的环保升级负担,甚至面临关闭。但新法也规定了:对情节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对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机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
养猪场负责人谈环保升级
养猪场负责人介绍,今年的第一批猪苗上个星期已经出栏,还卖了个好价钱。当前,猪场还和环保公司合作,筹建更大的集液池,通过粪便净化专业处理,实现100%零污染。
环保整治,养猪户有话说
不少养户得以继续养猪。湖北天门这个养猪大镇年出栏生猪超10万头,相关部门通过采取堵、建、拆、清、疏的手段,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看着这治理成果,养猪户们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畜禽养殖,环保先行
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给周边环境带来了危害。天门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采取堵、建、拆、清、疏的手段,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进行综合治理。7月1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天门,就当地治理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进行报道。
环保整治,养猪人不容易
今年的养猪人太难了!猪价尚未走出亏损,又来一波环保整治风!近期,各地拆猪场的新闻 频繁见诸报端,据了解福建、江西、广西等地大批猪场被强制拆除,并且严禁拆后再建,一旦发现,坚决予以拆除!
固液分离,源头减量化
单独收集尿液,减少污水量;饮用水计量与控制;尽量减少水冲粪;一定要实行固液分离,实现污染物源头减量化。固液分离有什么好处?经固液分离后,污水COD减少40%,沼气池不容易堵塞,也减少浮渣结壳现象。
环保整治,举报有奖
今年的养猪人太难了!猪价尚未走出亏损,又来一波环保整治风!近期,各地拆猪场的新闻 频繁见诸报端,据了解福建、江西、广西等地大批猪场被强制拆除,并且严禁拆后再建,一旦发现,坚决予以拆除!甚至有的地方还出台了政策——举报污染场有奖!也就是说你养猪如果臭味、或者污水影响到村民了,随便一举报,就能获得奖励。
天门这个镇年出栏生猪逾10万头 有养殖户凑200万元治污
在天门这个养猪大镇,年出栏生猪超过10万头。面对环保压力,不少养殖户纷纷凑钱治污,总投资达到了200万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