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洋二元杂种母猪选育策略
作者:牧云老农•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17
优化洋二元杂种母猪选育策略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南方省市集约化瘦肉型商品猪场数量剧增。其中,外二元杂种猪因其瘦肉率高、日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市场售价较高,深受养猪者喜爱。然而,许多新建猪场对饲养技术掌握不足,导致繁殖性能低等问题。因此,优化洋二元杂种母猪选育策略,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和保障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后备母猪的挑选阶段
后备母猪的挑选应分为五次进行,包括出生、断奶、60kg、5月龄左右和配种前。挑选时,应关注以下方面:
- 无先天性缺陷,如疝气、八字腿、锁肛、隐睾等。
- 体格强壮、奶头充足、母亲具有良好的母性。
- 断奶体重大,整窝体重均匀度较好。
- 皮肤变白、被毛竖起、寒颤的青年母猪应淘汰。
- 生长速度慢、口、眼、鼻、生殖孔异常的母猪应淘汰。
后备母猪的基本特征
后备母猪的基本特征包括:
- 胸宽且深,反映肌肉度,表明其采食量大,肺活量大。
- 膝关节位置合理,表明前肢结构合理,动物步态好,寿命长。
- 膝、跗关节支撑理想,腹线突出且位置合理,背腰平直。
- 后腿长且肌肉丰满,但并不呈现“球状”,有足够数量的乳头数。
- 系部无损伤,后肢结构合理,保障良好的步态,站立容易。
- 骨骼粗壮,更利于母猪行走,成熟时可足够支撑其体重。
- 跗关节合理,后肢结构是良好行走的关键。
- 趾大小均匀,间距合理,后腿肌肉丰满。
- 阴突出且平,阴户大小合适,保证顺利配种、分娩过程。
- 尾根高,表明臀部结构合理,对后肢位置的合理性起重要作用。
- 后臀长且平,对后肢位置合理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使背腰平直。
- 身体长,使动物个体不必过肥就可以达到足够的体重。
- 肩部平滑,是评估后备母猪脂肪沉积度的重要指标。
- 肋骨深且有弹性,肋骨呈桶状有利于母猪站立运动。
- 身体深,胸宽、体深的母猪拥有较大的身体容积,有利于母猪采食较多的饲料。
- 前后肢之间宽度合理,肋骨形状良好,呈桶状。
生长速度
生长速度位于同群最好的50%以上,在140日龄时进行最终的选择。淘汰生长速度非常慢、膘厚极薄或瘦肉率极高的母猪。
优化洋二元杂种母猪选育策略,有助于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同时保障环境健康。通过挑选合适的后备母猪,关注其基本特征和生长速度,可以有效提高繁殖性能,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