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分娩后,阴道排出白色粘液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及症状
母猪分娩后阴道排出白色粘液,可能是子宫内膜炎的表现。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的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为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
急性子宫内膜炎多见于产后母猪,病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常卧地,频尿,从阴门排出大量灰红色或黄白色有臭味的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呈污红色或棕色。
慢性子宫内膜炎多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从阴门排除脓性分泌物,猪栏地面常见到白色似石灰渣状粉末,往往无明显全身症状,部分猪仍可定期发情,但屡配不孕。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猪舍清洁,定期消毒。
2. 助产或人工授精时要严格消毒。
3. 搞好引起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的免疫预防,如猪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等。
4. 减少流产和产死胎,提高母猪繁殖性能。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
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我们需要根据病情采取以下措施:
1. 清除积留在子宫内的炎性分泌物,用1%的温生理盐水或0.02%新洁而灭、0.1%高猛酸钾、1%~2%碳酸氢钠等2000毫升冲洗子宫。
2. 根据母猪个体不同可以插入30~45厘米。用大注射器把冲洗液缓慢注入子宫。与此同时,一些脓汁或坏死组织伴随冲洗液被带出体外。
3. 冲洗后要驱赶母猪活动,将残存的溶液尽量排出。最后向子宫内注入200万单位~400万单位青霉素、洗铋泰或其他抗生素类药物。
4. 全身症状严重时,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肌肉注射,可配合起到退烧、强心补液、助消化和缓泻的作用。
5.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猪,可使用催产素等子宫收缩剂,促进子宫内炎性分泌物的排出。
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生态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几点建议:
1. 选用优质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
2. 加强猪舍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猪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3. 推广生物肥料,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土壤污染。
4. 建立健全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结论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结合生态养殖,我们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