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C:猪场养殖的守护神
维生素C,又名坏血酸,是一种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在青绿饲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在生猪养殖中,维生素C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仅为普通抗生素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维生素C在猪场养殖中的应用
1. 抗应激
维生素C可以降低机体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清中生长素的含量,还可减轻有毒物质的作用。在高温季节,猪群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有利于降低猪群的代谢和产热,增强机体对高温的适应力,从而抵抗热应激。
在猪群受到环境、病理等应激时,维生素C的合成与利用会受到影响到,从而导致猪体维生素C缺乏。轻者影响采食,重者导致发病甚至死亡。因此,在猪群有应激时要及时补充维生素C,可最大限度降低维生素C缺乏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2. 促生产
保育仔猪饲料中适量补充维生素C,可缓解由于抗坏血酸和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坏血病,同时还可促进自主生长,使猪群生长均匀,降低僵猪比例。
3. 提高猪群繁殖能力
维生素C可调节机体对钙质的代谢,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可明显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提高母猪受孕率和产仔数。
4. 防治疾病
维生素C搭配某些中药或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病毒或细菌性疾病,可提高病猪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此外,维生素C还具有止血作用。给仔猪断尾时,饲料内添加维生素C,可减少出血,促进创伤愈合。补充维生素C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临床上猪发生球虫病时,添加维生素C,可提高止血功能,缩短感染后的恢复期,减少死亡率。
治疗新鲜创面时,除按常规治疗外,把维生素C注射液喷洒到创面和创腔内,然后在创面上覆盖一层蘸有维生素C注射液的纱布,有利于创伤愈合。
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在猪场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使用维生素C,不仅可以提高猪群健康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率,还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通过科学养殖,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未来展望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维生素C在猪场养殖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维生素C将成为猪场养殖的必备营养素,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广大养殖户朋友们,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共同推动我国养殖业的繁荣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