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猪群高发疾病主因:饲养管理不当与疫病防控不足

一、猪群高发疾病的主要原因

随着职业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养猪业成为养殖业中最大的项目。然而,近年来猪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和传染性繁殖障碍疾病。这给养猪业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猪群高发疾病主因:饲养管理不当与疫病防控不足

1. 免疫抑制病的影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等感染,导致猪群免疫力低下,接种疫苗后免疫应答反应差,猪群整体抗病力下降。同时,易造成猪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也使条件性疾病多发。

2. 非典型猪瘟的存在

猪群内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和向外排毒,使非典型猪瘟常发不断。母猪的猪瘟带毒综合症,造成仔猪出现免疫耐受和发生仔猪猪瘟。对猪瘟疫苗的免疫不能产生很好的应答,经常在哺乳后期和保育早期发病死亡。非典型猪瘟的存在还会造成猪的免疫力下降,常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

3. 应激过大

应激是全球性的猪病,是规模养猪的万病之源。饲养高度集中,饲养密度过大,母猪的定位饲养缺少运动和光照,猪只调运频繁,环境条件恶劣,场地污染严重。惊吓、捕捉、运输、过冷、过热、拥挤、混群、缺氧、感染、营养缺乏、缺水、断料,注射疫苗,去势,改变饲喂方法,更换饲料、更换环境、更换饲养员、高产过劳、疼痛、中毒等。

4. 饲养密度过大

饲养密度过大,造成疾病多发和传播的便捷。每个栏舍饲养数量过多,隔栏不是封闭的墙体造成猪只的嘴巴接触,可由一个病猪栏向其它猪栏扩散病原微生物。

猪群高发疾病主因:饲养管理不当与疫病防控不足

5. 饲料营养不全面、不平衡

饲料配方设计不合理,采购时品质控制不严格,生产时没有精耕细作,出厂时没有严格检验,导致饲料品质过差。另外,有些饲料原料搀假技术高明,增加鉴别难度。受细菌、霉菌污染的劣质鱼粉、肉粉、骨粉、血粉和羽毛粉的大量应用。饲料内脂肪的氧化和酸败。甚者在饲料里加入非蛋白氮,如三聚氰胺、尿素等。

二、猪群高发疾病的防控策略

1. 加强饲养管理

优化饲养环境,降低饲养密度,保证猪只充足的运动和光照。加强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合理调整饲料配方,确保饲料营养全面、平衡,提高猪只的抗病力。

猪群高发疾病主因:饲养管理不当与疫病防控不足

2. 加强疫病防控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加强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并隔离病猪,防止疫情扩散。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和传播。

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绿色饲料,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使用。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结论

猪群高发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养殖户应从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生态保护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猪病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预计未来3-5年内,我国猪群高发疾病的发病率将显著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将得到显著提升。欢迎广大养殖户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一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