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危害养猪健康,预防治疗是关键
作者:农艺匠心•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5
霉菌毒素:养猪健康的隐形杀手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饲料原料中。从谷物田间生长、收获,到饲料加工、仓储及运输过程,霉菌毒素都可能产生。
由于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普遍超标,猪采食后会引起生产性能下降、种猪繁殖障碍、饲料利用率降低、免疫猪群抗体水平低下等症状,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的危害:容易被忽视的危机
在猪场管理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往往被忽视。当猪群发病后,治疗无效,死亡率上升,检疫结果可能包括附红细胞体、猪瘟、蓝耳病等,但往往忽略了霉菌毒素的存在。
目前饲料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其中对猪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等。这些毒素在饲料中常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副作用更大。
霉菌毒素中毒的症状:警惕信号
猪群发生玉米赤霉烯酮中毒时,母猪外阴持续性红肿是最明显的症状。其他症状包括食欲下降、体温升高、皮肤红点、阴囊部皮肤水浸样病变、咳嗽、气喘等。
母猪可能出现不发情、配不上种、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弱仔等。个别重症患猪可能出现瘫痪。
不同阶段猪群的临床症状
仔猪: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数天内死亡。
生长育成猪:食欲减退,腹痛,呕吐、下痢或便秘,消瘦,背毛粗乱,皮肤出现红斑及黄疸、贫血等症状。
母猪:皮肤黄疸,四肢乏力,体温正常,粪便干燥,直肠出血,尿液颜色加深。
成年公猪:睾丸萎缩。
预防和治疗霉菌毒素的方法
预防:对玉米进行过筛,去掉碎粒、虫蚀粒玉米粉;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
治疗:停用所有怀疑含霉菌毒素的饲料原料,使用抗菌素,多喂青饲料,加强管理。
提高饲料中复合维生素、蛋氨酸、硒、叶酸的添加量。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既要提高经济效益,又要保障环境健康。
预测与验证
随着对霉菌毒素认识的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出现。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些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