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前产后保健,提升养殖效益
作者:农资挚友•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6
母猪产前产后保健的重要性
母猪作为养殖业的支柱,其产前和产后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据统计,我国母猪产前产后保健的普及率仅为30%,而良好的保健措施能显著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的成活率。
母猪产前保健措施
在母猪产前、产后各1周,在每吨母猪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预混剂1500克+强力霉素200克+TMP100克,可防止母猪产后高热及切断病原体由母猪传给仔猪,有利于哺乳仔猪的健康成长,提高断奶成活率。
母猪产前几天如出现乳房变小、皱缩,立即注射氯前列烯醇0.2毫克,很快就能好转。
母猪产后保健措施
母猪产后第三天,每次喂料时加入催乳宝70克,连用3天,以增强母猪泌乳能力、提高泌乳量。
母猪断奶后第七天每次喂料时加入促孕宝50克,连用3天,以促进母猪早发情,提高受精率。
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在母猪产前产后保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生态养殖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降低饲料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权威数据支持
据《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实施母猪产前产后保健措施后,母猪产仔数提高10%,仔猪成活率提高15%,养殖效益显著提升。
实用解决方案
针对母猪产前产后保健,我们提供以下解决方案:
1. 母猪产前、产后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预混剂、强力霉素和TMP,预防产后高热和病原体传播。
2. 母猪产前乳房变小、皱缩时,及时注射氯前列烯醇。
3. 母猪产后第三天,加入催乳宝,提高泌乳能力。
4. 母猪断奶后第七天,加入促孕宝,促进早发情,提高受精率。
母猪产前产后保健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保健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还能保障仔猪的健康成长,实现生态养殖和可持续发展。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