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繁自养降成本,但需警惕疫病风险
自繁自养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需重视疫病风险
散养护养猪,基本都是以自繁自养方式养猪。散养户和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方式都是自繁自养,唯一不同的是规模,在生产的环节上大大优化于散养户。自繁自养确实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有效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但有多少人知道,自繁自养在养殖过程中的缺点呢?
自繁自养模式的四大风险
1. 不可能完全做到全面的消毒
对于散养户的消毒问题,一般您去问,您消毒过没有?回答是很久没有消毒了或者是一个月消毒一次等等的回答,小编想说,那么长时间消毒一次,还不如不消毒,没有必要投入消毒药的钱!猪圈舍内长期有猪,对消毒水的要求是一定能带猪消毒的产品,带猪消毒的产品又不能完全的消杀细菌和病毒,一旦发生疫情就会在所难免造成很大损失!
2. 饲料的使用经常改换门庭
在喂猪上,养殖户一般都会选择便宜的饲料,一吨料能差个千八百块,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不管什么牌子不牌子的,只要便宜就行。如果是饲料用了不好,不长肉,那很快就换掉厂家,再选其他的厂家,周而复始,绝对影响出栏时间,饲养成本不一定就能省下来。大品牌和小品牌的区别在于,原料的质量和原料的稳定性,价格就差在这,就是个选择性的问题。
3. 疾病的交叉感染
拿疾病来说,年年不断,月月不断,这是为什么?这都跟饲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栋猪舍里养母猪和育肥猪,或者保育猪和育肥猪,产房和保育在一起等情况的养殖环境,您自己想想,一旦有疾病的发生能不感染其他阶段的猪吗?肯定能!规模化猪场有这样的情况吗?没有!养母猪的地方就是养母猪的,育肥是育肥,保育是保育,产房是产房。这些就是区别也是散养面临的难题!
4. 养殖技术一知半解
这些也是很难解决的,现在养猪的人员基本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在养猪,由于文化水平比较低,对于掌握养殖技术来说比较难,对于那些养个二十年的猪的养殖户来说,自己有自己的养殖方式,是很难接受新鲜事物的,在养殖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养殖难题,其实养猪是要有经验配合养猪技术敏锐的市场分析力,这才是真正的养猪人。对于新生代养猪人来说各种事物都很容易接受,这也是逐渐的淘汰养殖意识不高的养殖者。母猪的饲养就是个技术活,没有技术,就会麻烦不断,所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 永远不知道是几元猪
说到这个问题,有人说我买了些二元母猪,其实你仔细看看猪的特征,那根本就不是什么二元,有可能到了您的手里已经是五元六元了,您想想这样的猪作为种猪来使用,产下的后代能好吗?建议到正规的种猪场购买合格的种猪作为种用进行繁育。
自繁自养模式的解决方案
为了降低疫病风险,提高养殖效益,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消毒工作
定期进行猪舍消毒,选用高效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同时,加强猪舍环境管理,保持猪舍干燥、清洁。
2. 选用优质饲料
选用质量稳定的饲料,确保猪只生长健康。同时,根据猪只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搭配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
3. 加强疫病防控
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定期进行猪只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同时,加强疫苗免疫工作,提高猪只免疫力。
4. 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加强养殖人员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同时,引进先进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养殖效率。
5. 优化种猪选购
到正规种猪场购买优质种猪,确保种猪质量。同时,加强种猪健康管理,提高种猪繁殖性能。
自繁自养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需重视疫病风险。通过加强消毒工作、选用优质饲料、加强疫病防控、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和优化种猪选购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疫病风险,提高养殖效益。欢迎您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些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