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优化母猪繁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提高产仔数的措施

在母猪繁殖过程中,提高产仔数是养殖户追求的目标。以下措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优化母猪繁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1.1 增加母猪排卵数

实践证明,对空怀母猪在配种前进行短期优饲,能有效促进发情排卵和容易受胎。此外,给母猪注射750-15001u的孕马血清,并配合使用500-10001u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可诱导母猪发情并刺激超数排卵。

1.2 适时配种,提高排出卵的受精率

配种时间的确定应根据品种、年龄及个体排卵时间的差异灵活掌握。例如,我国地方猪种发情持续时间较短,排卵较早,可在发情的第2天配种;引入品种发情持续期较长,排卵较晚,可在发情的第3-4天配种。

1.3 改善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提高胚胎死亡高峰期的胚胎成活率

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期是合子形成9-13天,此时期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死亡,死亡率约50%。第二个死亡高峰期是妊娠后大约第三周,死亡率约30%-40%。因此,应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提高胚胎成活率。

仔猪早期断乳及寄养

仔猪早期断乳是指仔猪3-5周龄离开哺乳母猪开始独立生活。寄养是将多产或无乳吃的仔猪寄养给产仔少的母猪,提高猪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诱导发情及仔猪适宜出生重

通过试情公猪或注射性激素可诱导母猪发情。仔猪出生重直接影响猪的肥育形状,因此应注意仔猪适宜的出生重。

优化母猪繁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加强母猪哺乳的营养及适当运动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分两部分:本身的维持需要和泌乳需要。母猪分娩5天后,每天需要运动1小时左右,产后10天,每天运动2次,每次约1小时,以增强母猪体质。

保持猪舍和猪体卫生

保持猪舍和猪体卫生,特别是母猪乳房的清洁,防止疾病发生,维持母猪健康。

优化母猪繁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注意饲料原料及饲料不能霉变

霉变饲料所含的黄曲霉素极易造成死胎、流产及影响仔猪增重。

通过优化母猪繁殖技术,养殖户不仅能够提高养殖效益,还能保障环境健康,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