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增重慢?检查这几点是否到位
猪场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猪场往往把饲养管理的重点放在对母猪、种猪或哺乳仔猪的管理上,而不重视对育肥猪的管理。如大部分猪场育肥猪舍设施最简单,饲料的营养价值也最低,有时甚至把发霉的饲料喂给育肥猪,这样就可能导致育肥猪生长速度缓慢和发病率提高。
影响猪增重的七个因素
1. 母猪生产繁殖应激
母猪生产繁殖应激是导致猪增重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表明,母猪在生产繁殖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压力,其食欲和消化能力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猪的生长速度。
2. 仔猪初生重小
仔猪初生重小,25-28日龄断奶重只有6-7.5公斤,严重影响后期的生长。根据我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仔猪初生重每增加100克,其断奶重可增加约2公斤。
3. 没有过好补料关
仔猪在哺乳阶段没能及时补料,断奶后不能很好进食,仔猪白痢严重,个别猪场发病率达60%-80%,导致仔猪生长缓慢,发育停止。建议在仔猪7日龄开始训练吃料,争取12日龄能补上料。
4. 饲料使用方法不当
配合饲料从混合好到喂完一般不要超过3天,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当天喂完,以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适口性。饲料保存时间太长,特别是阴雨天气,饲料易发热变质。另外,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也易氧化,从而影响饲喂效果。
5. 饲料营养不平衡
人为因素降低了后期饲料的生产成本,营养水平也随之降低,导致了猪的营养不平衡。比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不够,粗纤维含量不合理,实际生产当中,在生长肥育后期使用大量的纤维饲料,导致饲粮粗纤维过多,而影响了其它饲料的消化率,也阻碍了生长肥育猪后期的增重。
6. 生长肥育猪前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在肥育猪前期生长过程中,生产者为了预防疾病,在饲料中长期大剂量的添加抗生素,这样虽然可以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但也会导致一些病菌产生耐药性,一旦这些细菌引起疾病,治疗起来相当困难,常常引起内源感染和二重感染,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降低,导致生长肥育猪后期生长速度减慢,料肉比较差。
7. 微量元素或重金属中毒
现代的养猪生产者多追求猪只的皮红毛亮,一味要求在饲料中添加高铜高锌,以实现养殖者和购买者的感官要求,殊不知这样不但对畜产品没有好处,而且还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速度。
解决猪增重慢的实用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
- 加强母猪管理,降低生产繁殖应激。
- 提高仔猪初生重,确保仔猪健康生长。
- 科学补料,提高仔猪断奶重。
- 合理使用饲料,保证饲料新鲜度和适口性。
- 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性。
- 控制微量元素和重金属添加量,避免中毒。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穿“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科学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保障环境健康。这样,我们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可验证的预测与实际体验
根据以上分析和解决方案,我们预测,通过科学养殖,猪的增重速度将得到明显提高。欢迎广大养殖户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