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创新二胎母猪繁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母猪繁殖技术优化:创新之路

一、控制一胎母猪仔猪的初生重

控制一胎母猪仔猪的初生重,一胎猪怀孕后期料量每天控制在3.2公斤,最高不超过3.4公斤。增加一胎母猪哺乳期饲料营养,按其日采食量的3%~4%比例全程添加黄豆粉,高峰期料量确保每天不低于6.0公斤,并维持10天以上,减少掉膘现象。

创新二胎母猪繁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二、一胎怀孕母猪产前调理

一胎怀孕母猪产前2周使用微生态制剂调理肠胃,临产前可增加使用青料。尽量减少人工助产一胎母猪,减少子宫炎症,若有助产的,分娩过程中可多吊一瓶甲硝唑,产后跟踪护理到位。

三、控制一胎哺乳母猪带仔数

控制一胎哺乳母猪带仔数,产后10天内带仔数为11头,10天后带仔不少于10头,断奶前不控料。一胎断奶猪分栏集中饲养,或放进定位栏进行攻料,确保足够攻料量,推迟发情或发情异常需推一个情期再配。加强优化力度,对不符合种用要求的一胎断奶猪坚决淘汰,坚决不配无静立反射表现的,以此改善一胎断奶猪发情状态。

创新二胎母猪繁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四、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及体重

掌握好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以及体重,严格执行后备猪开配标准。后备母猪适宜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因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异,其中开配不低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40公斤,具有优秀的体型及膘情。

五、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如果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条件较差,虽然月龄达到初配时期而体重较小,最好适当推迟初配年龄。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好,虽然体重达到初配体重要求,而月龄尚小,最好通过调整饲粮营养水平和饲喂量控制体重,待月龄达到要求再进行配种。最理想的是年龄和体重同时达到初配的要求标准。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母猪繁殖效益,同时关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创新技术将为养殖行业带来更多可能性。

创新二胎母猪繁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