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补偿性生长:农业养殖新现象
一、断奶补偿性生长:现象概述
补偿性生长在养猪生产中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出现断奶生长阻滞的猪,它们还能否跟上生长速度?猪群管理专家约翰·加德得出了一个别样的结论。
作为受新冠疫情影响“宅家族”的一员,我被告知在病毒充分消退之前不要出门。正因如此,我也有了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养猪生产中的几个争议性问题。在50多年的从业经历中,大约处理过80个猪场的断奶生长阻滞问题,这些年我积攒了厚厚一叠相关的资料。
二、补偿性生长的争议点
什么是补偿性生长?为什么它会引起争议呢?在由于断奶而造成的一段时间点常规生长阻滞之后,猪在后期的生长直至出栏过程中落下的生长能不能追回来?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
“不会!”杰出教授Colin Whittemore给出了否定的答案。Whittemore教授的知识和建议一直为我所钦佩。他曾在1993年出版《生猪生产的科学与实践》一书中提到,“对于管理差的猪场,补偿性生长是最后一块遮羞布。”
三、现场观察与数据支持
既然科学都这样讲,那应该就这样了吧。但是猪场里面实际是什么情况?在超过50个猪场中,我所一直观察到的是,如果断奶后的生长阻滞不严重,比如5-7天一定程度的阻滞的话,那这些猪基本可以跟正常不受阻滞的猪一天出栏。这是客户告诉我的,我也亲自称重验证过,见表1。
58个猪场中27天断奶几乎没有生长阻滞的与有5-7天生长阻滞的平均生产成绩对比
我们用每吨饲料的产肉量作为指标,这与饲料转化率不同,考虑到了瘦肉的沉积。瘦肉沉积的阻滞效应在成本效益角度更加显著,而且随着阻滞时间增加,恢复所需时间呈指数增长。这个数据也显示了使用更贵的开口料的智慧。
四、两种观点的辩证分析
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呢?Dr. Whittemore的振聋发聩的观点着实惊到了我,但是这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根据客户提供给我的这些数据,从活重角度猪似乎确实可以追赶,但是从MTF的角度,阻滞猪的出肉率要平均低0.2%-1.06%。即,每喂一吨饲料少卖47公斤瘦肉。考虑净重不考虑活重是因为以活重计算的话包含了消费者不需要的一些屠体部分。
五、解决方案与生态保护
针对断奶补偿性生长现象,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
- 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
- 加强猪场管理,减少断奶生长阻滞的发生。
-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穿“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保用户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保障环境健康。
六、结论与展望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断奶补偿性生长现象将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我们有望找到更有效的养殖方法,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