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禁抗后,防控仔猪非感染性腹泻

仔猪非感染性腹泻的病因

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饮食、药物、环境、疾病及应激等因素导致。

禁抗后,防控仔猪非感染性腹泻

饮食因素

1.1 营养性腹泻:仔猪采食的饲料与其消化能力不匹配,包括饲料的营养浓度、营养来源、营养配比、可消化率,以及饲料摄入量等。一些抗营养因子,也会引起肠道变态反应从而导致腹泻。

1.1.2 饲料卫生:饲料中携带霉菌毒素、农药、天然植物毒素、重金属、致病微生物,及其他卫生指标不合格等,都是引起腹泻的诱因。

1.1.3 饮水的卫生:饮水中含有重金属、微生物、矿物质或其他卫生指标不能达到饮水质量标准。

1.1.4 饮水温度:饮水温度过低,刺激仔猪消化道,引起腹泻。

禁抗后,防控仔猪非感染性腹泻

药物因素

1.2 中毒性腹泻:主要原因是用药不当。包括药物是否与诊断结果对应,使用剂量是否和药物配伍等。如林可霉素、红霉素等均可引起腹泻。

环境因素

1.3 风寒性腹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仔猪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可能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致腹泻。

1.3.2 湿热性腹泻:气候高热高湿,给仔猪造成强应激,消化能力减弱,可诱发肠道后段异常发酵导致腹泻。

疾病性腹泻

1.4 肠道炎症性腹泻,或者哺乳母猪乳腺炎导致仔猪腹泻。

应激性腹泻

1.5 断奶应激、转群、并栏、打斗应激等,给仔猪带来强烈的心理和情志方面的冲击,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引起仔猪腹泻。

禁抗后,防控仔猪非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及防治概论

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外因引起。对于一个猪群来说,猪只会共同面对相同的影响因素,因此非感染性腹泻具有群发性,除了急性中毒,多数情况下,不像感染性疾病那么突发。

非感染性腹泻总的防治方案

2.1 加强管理,预防非感染性腹泻。

良好的环境控制、科学的饲养管理、关注动物福利、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给仔猪清洁和高消化率的饲料、水质良好并且适温的饮水、同时注意科学使用药物,都可以降低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1.2 排除病因,护理腹泻仔猪。

疑似某种非感染因素导致腹泻,应立即排除致病因素。给仔猪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饲料,清洁、适温的饮水,并补充电解质、多维和葡萄糖,让腹泻仔猪尽快恢复健康。

非感染性腹泻总的诊断方法

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生多数没有规律,但是同群发病有共性。可以通过观察猪只表现、粪便颜色与形态、排泄次数等,查询分析可能的病因,基本能做出诊断。病死猪解剖,可进一步协助诊断。必要时,检测饲料、饮水,以确定或排除影响因素。

禁抗后防控仔猪非感染性腹泻的策略

禁抗政策的实施,对仔猪非感染性腹泻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一些针对性的策略:

1. 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品质,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

1.2 加强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管理,确保饲料和饮水质量。 1.3 优化养殖环境,降低应激因素,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 1.4 加强疾病监测和诊断,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腹泻疫情。 1.5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禁抗后防控仔猪非感染性腹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养殖户、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相信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我们能够有效降低仔猪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6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