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泌乳不足因营养、疾病、环境等因素
作者:畜养先锋•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4
母猪泌乳不足的原因分析
母猪泌乳不足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成因复杂,涉及营养、疾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营养因素
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营养需求较高,若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泌乳量减少。
疾病因素
母猪患有某些疾病,如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等,会直接影响泌乳能力。
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不适宜,也会影响母猪的泌乳量。
母猪泌乳不足的防治策略
营养管理
确保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
疾病预防
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如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等。
环境控制
保持猪舍清洁、通风,控制好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综合防治措施
催奶灵注射液
一天一次,连用两次。
扑尔敏针
一次5到8ml,一天一次,连用两次。
红糖三两,鸡蛋三个,白酒三两
一天一次,连用三天,投服后数小时即可见到效果。
加强妊娠期母猪的管理
妊娠期合理调整膘情,过肥的应适当减少饲喂量,体况偏瘦应适当增加饲喂量。
母猪多留二到六胎的母猪
让二胎到六胎的母猪比例在70%左右,一胎和六胎以上的各占15%左右。
调整母猪亚健康状态
母猪出现眼屎、泪斑、死皮、老皮增多;脊背上有铁锈色分泌物,毛长毛乱;体况偏瘦,食欲时好时坏、体温低下、便秘;或者体况偏肥等情况应及时调整。
母猪产前产后应投药保健
夏秋季节投服强力霉素类药物,预防子宫炎、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冬春应投服阿莫西林类药物来预防子宫炎、乳房炎的发生。
控制霉菌毒素
产后在给母猪注射消炎类药物的同时,适当添加催产素,防止部分胎衣和死胎的滞留。
加强怀孕后期的管理工作
力争胎儿初生重达到2.5斤以上。
做好伪狂犬、球虫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的预防工作
防止小猪发生腹泻。
夏季合理使用风机水帘滴水降温和风扇
减少室内湿度,尽量在温度适应的时间段饲喂母猪,提高采食量。每天要清洗干净料槽,以提高母猪的食欲。
有条件的可加喂青绿饲料
据有关资料介绍,每加喂十斤青绿饲料,可减少1斤全价料的饲喂。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母猪泌乳不足的问题,提高养殖效益。
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