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宁铁路北5养猪场全迁,最长者存20余载
南京玄武区全面推动养殖场搬迁,沪宁铁路北5养猪场成功搬离
近日,南京玄武区城管局、红山街道等共同努力,成功完成沪宁铁路北5养猪场的全面搬迁工作,为城市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再添一笔。据悉,这5家养猪场长期存在于沪宁铁路北侧,其中最长的一家养猪场已存续20余年。
养猪场环境问题严重,搬迁迫在眉睫
由于长期占用铁路部门和伊刘苗圃之间的狭长区域,这5家养猪场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猪棚均为简易披棚,现场生活垃圾、杂物遍地;经营人员从饭店收集泔水饲养生猪,造成现场污水横流、气味难闻。此外,附近开垦的菜地也散发出浓厚的猪粪混合泔水的臭味。
多方协作,确保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在得知问题后,玄武区红山街道迅速安排工作人员前往养猪场,与经营人员沟通,并要求其在5天内将920头生猪搬离。随后,5家养猪场陆续销售了可以出栏的生猪,剩下的仔猪则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昨日,玄武区商贸局牵头,城管局、红山街道组织120名工作人员,成功拆除现场约2000平方米违建披棚。
未来将加强长效管理,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据红山街道城管主任雷修强表示,工作人员将在两三天内完成垃圾清理工作,并预计在未来几日对场地进行平整、绿化。同时,红山街道将把这一区域纳入网格化巡查范围,加强长效管理,确保搬迁后的区域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数据支撑:养殖场搬迁背后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据权威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养殖业持续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此次养殖场的搬迁,既改善了周边环境,又有利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解决方案:如何实现生态养殖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面对养殖业的环保难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1. 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养殖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
2. 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养殖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养殖行业监管,严厉打击违规排污行为。
结论:以生态养殖为引领,迈向绿色发展新篇章
养殖场的搬迁工作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更是推动我国养殖业走向生态养殖、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此类问题,为我国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您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