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母猪产仔少,原因查明

母猪产仔少,原因分析

品种原因

母猪产仔少,原因查明

有些品种本身的繁殖能力低,造成产仔数少。如:皮特兰、杜洛克等,由于品种的原因,产仔数提高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选育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猪种的体型和瘦肉率,而忽视了繁殖能力,尽量避免产仔数少的品种的血缘,建议选择长白或大白猪。

年龄原因

猪的年龄及胎次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产活仔数的多少。怀胎1—2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3—5胎繁殖性能最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最高,6—7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下降。并且由于体力的影响,产仔过程易发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仔的间隔时间。

饲养原因

1、没有给母猪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有的生产者认为母猪不用或少用添加剂,以免造成母猪的过度肥胖,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纠正。

2、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玉米的霉菌毒素超标,豆粕的尿素酶偏高,对麸皮的质量不重视,母猪对矿物质的消化力不强,造成钙、磷无法吸收,氟含量超标,均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及产活仔数。

管理原因

母猪产仔少,原因查明

1、配种前的管理后备母猪配种体重过低及月龄太小,由于现在猪的品种生长速度太快,配种过早,没有达到性成熟,造成产仔数减少,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应该在7月龄以上,体重120公斤左右。

2、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后备母猪没有限饲,造成配种时体重过大过肥,产仔数减少。基础母猪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母猪过肥,影响母猪的排卵数,从而影响产仔数。

3、配种前没有短期优饲为了增加排卵数,后备母猪配种前3-4周、断奶母猪断奶后短期优饲,喂给优质全价的饲料,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

4、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妊娠前期每天饲喂2公斤,中期适量每天饲喂2—2.5公斤,后期每天饲喂3—3.5公斤,同时要视母猪的个体体况随时调整饲喂量。

5、母猪应激过大如鞭笞、惊吓、斗殴、气候骤变、冷热应激等均能造成胎儿着床数减少。

其它原因

1、疫苗接种时间不合理母猪在妊娠期间,尽量减少疫苗的注射,以减少因疫苗注射对胎儿的影响。

2、疫病的影响很多疫病都能造成繁殖障碍,引起产仔数下降,死胎、木乃伊胎比例增加。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脑、口蹄疫、猪丹毒、链球菌病和猪流感等。传染病造成的母猪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减少的原因复杂,症状相互重合,不做血清学检查很难判断。

在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防疫工作,减少外来野毒的感染。

2、减少外引种猪的地区,因为各地区的种猪健康状况不同,减少地区就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减少引种次数,不要从疫区引种。引种后要隔离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引入。

3、定期对母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针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工作。

母猪产仔少,原因查明

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由于管理的原因造成产仔数的减少。

5、引种时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猪种,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解决方案

针对母猪产仔少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1、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猪种:根据品种、年龄、胎次等因素,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猪种,以提高产仔数。

2、优化饲料配方:提供营养均衡、高质量的饲料,确保母猪在繁殖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营养。

3、加强管理:合理控制母猪的膘情,避免过肥或过瘦;合理调整饲喂量,满足母猪在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4、减少应激:避免母猪受到惊吓、斗殴、气候骤变等应激因素的影响,提高产仔数。

5、加强防疫工作: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降低疫病对母猪繁殖能力的影响。

6、提高母猪繁殖效率:通过选育繁殖性能高的猪种、优化饲料配方、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母猪繁殖效率。

母猪产仔少的原因有很多,通过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健康的双赢。

预测:在未来的养殖过程中,通过不断优化母猪养殖技术,母猪产仔少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欢迎广大养殖户用实际体验验证我们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58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