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浆膜炎新视角,养殖防控新策略
咱们养殖户都知道,鸭浆膜炎这玩意儿,是个让咱们头疼的家伙。它不是简单的“三炎”,而是能引发鸭儿们一系列怪病,比如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关节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等等。这细菌,叫鸭疫里默氏杆菌,抗原结构复杂,致病性血清型多,还容易产生耐药性,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啊! 我有个朋友,就是养鸭的,他告诉我,他曾经以为鸭浆膜炎就是“三炎”,结果损失了一大笔钱。这让我意识到,咱们得重新认识鸭浆膜炎,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 鸭疫里默氏杆菌,这小东西,是个革兰氏阴性、无芽孢、不能运动的不发酵杆菌。它有21个血清型,我国已经鉴定出1、2、6、10、11、13、14等多种型号,其中1、2、6、10型占总分离株数的96%。这细菌,2-7周龄的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发病少,感染率高达90%,死亡率在50-80%不等。 鸭浆膜炎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主要传染源是发病鸭或带菌鸭,主要通过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育雏舍或鸭棚内鸭群拥挤,通气不良,地面潮湿,积粪过多,氨气太重,饲料蛋白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以及管理不良,都是发病的诱因。 鸭浆膜炎的症状多种多样,最急性病例往往无前驱症状突然死亡;急性发病的特征是发病迅速,发病率高,表现神经症状。雏鸭感染后,减食,精神萎顿,嗜眠、缩颈,两腿无力,行动迟缓或不愿行走,表现“吭哧”、“咔咔”等异常呼吸声,眼睛和鼻孔有浆液型或粘液性分泌物,排出白绿色稀粪,肛周常污染粪便;病鸭共济失调,头颈颤抖,运动失调,歪头斜颈,以后全身痉挛性抽搐,很快死亡。 较大的鸭多发生慢性感染,病鸭精神沉郁,减食,不愿行走,羽毛粗乱,下痢,生长迟缓;少数病鸭头颈歪斜,有时转圈或后退,安静时正常,可以采食饮水,受到惊吓立即歪颈转圈,这些弱鸭多发育不良或被踩死;少数病例可有张口呼吸,或者关节肿胀症状。 在疾病的治疗上,讲究“辨症施治,对症治疗”,在药物的选择、复配和研制方面,又包含有药理、毒理、药动、缓释技术、靶向技术、微囊包被、固体分散等一系列原理和技术的运用。信得科技青岛研发中心和禽病研究室在这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列,他们联合开发的杆浆力克、浆炎清等产品成为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利器。 所以说,咱们在防治鸭浆膜炎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了解,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咱们的鸭子,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防治鸭浆膜炎的经验: 1. 加强鸭舍的通风换气,保持地面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减少氨气产生。 2. 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充足。 3. 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减少细菌滋生。 4.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鸭子的免疫力。 5. 发现有病鸭,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6. 选择高效、低毒、不易产生耐药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希望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鸭浆膜炎,让鸭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