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家禽肾病综合征:防控关键在早期诊断与综合管理

家禽肾病综合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我们养殖户们常说的“鸡肾肿”。这可不是小问题,不及时防治,轻则影响鸡的生长发育,重则直接导致死亡。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重点说说防控关键——早期诊断与综合管理。

家禽肾病综合征:防控关键在早期诊断与综合管理

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家禽肾病综合征。简单来说,它就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机能障碍,比如肾结石、肾炎、痛风症、输尿管结石和尿毒症等。这些病症会导致鸡的肾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出现尿酸盐沉积,严重时还会引起肾结石和痛风。所以,咱们要重视起来,不能让这些病症悄悄地“偷袭”我们的鸡群。

接下来,咱们来聊聊几种常见的肾病综合征。

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这种病主要发生在肉鸡身上,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病鸡会排出尿酸盐稀粪,从发病到死亡大概5~7天。剖检时,会发现气管内有黏稠分泌物,肾脏肿大,肾小管扩张,肾小管内充满白色尿酸盐。

1.1 发病情况

记得2008年,新安集镇某养殖户饲养的3000多只肉鸡就得了这个病。刚开始,鸡群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排水样稀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不断上升。后来,他们找到我,我给他们制定了治疗方案。

1.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鸡群表现为一过性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呼噜、打喷嚏等。随后,食欲下降,饮水量增加,冠髯发绀,排白色石灰水样稀便,机体严重脱水,腿脚干瘪。最后,因脱水、代谢紊乱衰竭而死亡。

1.3 剖检变化

病死鸡严重脱水、消瘦,皮肤与肌肉不易分离,肌肉发绀,嗉囊空虚;气管、支气管轻度充血、出血,内有少量黏液;十二指肠肿胀,肠内容物呈黄色黏稠液体;肾脏肿大为原来的3倍,肾小管因聚集尿酸盐使肾脏呈槟榔样花斑状,输尿管明显扩张,内充满白色尿酸盐结晶。

1.4 治疗

治疗时,我建议他们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利巴韦林拌料,连用3~5天。同时,在饮水中加入干扰素或黄芪多糖,连饮3~5天。为防止继发感染,使用阿莫西林或氨苄青霉素,白天于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夜晚用乌洛托品400毫克/升,连饮4~5天。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添加30%的玉米粉。采取以上综合防制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治愈率达96.7%。

2. 传染性法氏囊病

这种病发病突然,鸡群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或废绝,排白色水样稀便。感染后3天部分死亡。剖检可见机体脱水,胸肌或腿肌呈出血点状或条状,法氏囊先肿大后萎缩,重者呈紫葡萄状,常常引起肾脏肿胀,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输尿管也常有尿酸盐沉积而扩张。

家禽肾病综合征:防控关键在早期诊断与综合管理

2.1 本病流行新特点

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呈跳跃式流行,每二三年大流行1次。广大养鸡户不能片面依赖疫苗或指望注射高免卵黄抗体,注射卵黄抗体仅维持15~20天,甚至有的还反复发作,连续注射卵黄抗体有的高达4次之多。

2.2 防控措施

广大养鸡户要高度重视饲养管理,进雏时间最好避开本病高发季节,以便更好的培育出健康的鸡群。若在育雏期发病,适当提高舍温3℃~5℃,可减少鸡只的死亡,日龄大的鸡群也要注意保温,这样更有利于鸡群快速康复。

注射抗体部位应在胸部肌肉或颈部皮下,注射顺序应先注射健康鸡后注射病鸡,注射时要勤换针头,用过的针头要先用凉水冲洗干净,再用沸水将针头进行彻底消毒。

发病鸡群不宜使用磺胺类、庆大霉素或链霉素等嗜肾脏药物,以免增加病鸡的肾脏损害。

3. 禽流感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毅等人在《2007~2008年同一地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连续分离毒株HA基因序列分析》一文中写到:2007年3月~2008年3月,某大型肉鸡养殖场发生H9N2亚型禽流感疫情,临床表现多为呼吸道症状,发病鸡群生长缓慢、死亡率上升较快。

2008年初,该养殖场改用A/chicken/Shandong/1129/2007及A/chicken/Shandong/414/2007制成二价疫苗来免疫实验鸡群。从2008年我们对此鸡群进行连续病毒分离的情况来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率大大降低,实验鸡群状况明显好转,这种二价疫苗的免疫效果明显好于单价疫苗。

家禽肾病综合征:防控关键在早期诊断与综合管理

通过对某大型养殖场一年内H9N2亚型禽流感疫情及分离株临床试验效果一年的跟踪调查,以及对11株H9N2亚型分离株HA基因及蛋白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同一时间、同一养殖场有两群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在流行的情况,使用单价疫苗的效果不佳。

可使用H9N2毒株的二价或多价苗,以应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差异较大的毒株在同一地点同时流行的情况。

4. 引起肾脏病变的其他传染病

新城疫、温和型流感发病的前期往往引起肾脏肿胀,严重的引起花斑肾。鸡伤寒、鸡副伤寒等传染病,也可引起鸡不同程度的肾脏病变。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家禽肾病综合征的防控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我们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免疫力,及时发现并治疗病症。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鸡群健康成长,为养殖户们带来丰厚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