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痛风病由饲料中嘌呤过高、代谢障碍引发
哎呀,咱们养鸡的,最怕的就是鸡痛风病了。这病一出,那可真是头疼得要命。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鸡痛风病,看看它是怎么来的,咱们怎么预防。
一、维生素A缺乏
先说说维生素A,这东西可是保护粘膜的宝贝。要是缺乏了,那可就麻烦了,肾小管、集合管和输尿管都会出问题,粘液分泌减少,尿酸盐排出受阻,最后就形成了尿酸盐结石,阻塞管腔,痛风就这么来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不合理配合,还有饲料存放时间过长,都会破坏维生素A,导致肾上皮损害,尿酸和磷的排泄受阻。所以,喂鸡的时候,一定要补足维生素A。
二、饮水不足
夏天或者长途运输的时候,要是饮水不足,那可就麻烦了。机体脱水,尿浓缩,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尿酸盐沉积在输尿管内,肾输尿管被尿酸盐结晶阻塞,痛风就来了。
三、饲喂高钙饲料
有些饲料厂家只追求利润,不管质量,在饲料里添加了过多的石粉和贝壳粉,造成高钙低磷,钙磷比例失调。有的养鸡户还用产蛋鸡料喂雏鸡,或者用肉鸡料喂鸡,或者在饲料里添加过多的贝壳粉、石粉等,导致高血钙,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钙盐在肾脏沉积并逐渐钙化,形成肾结石。这也就是为什么咱们要控制饲料中的钙含量,保持钙磷比例平衡的原因。
四、饲喂劣质饲料
有些养鸡户为了省钱,用廉价的鱼粉,这些鱼粉蛋白含量低,盐含量高,掺有尿素,甚至发霉。高含量的盐、尿素、霉菌及其毒素是造成肾损伤的重要因素。还有的骨粉,未经脱脂、脱胶、烘干即粉碎而成,含有的脂肪、胶质以及水分使骨粉极易酸败、霉变。有的甚至在骨粉中掺有大量的贝壳粉,造成高钙低磷,喂鸡后引起痛风。
五、饲喂含蛋白质饲料过多
豆饼、动物内脏、鱼粉及肉骨粉等含蛋白质较高。由于禽类肝脏不含精氨酸酶,肾脏因无谷氨酰胺合成酶也不能携带氨,因而禽类蛋白质代谢产物则是通过嘌呤核苷酸合成与分解途径,以生成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肾脏是禽体内尿酸代谢最重要、最关键的器官,也是禽类尿酸唯一的排泄通道。家禽肾机能正常时,尿酸能通过肾脏很快地被排出,使血液中维持一定的尿酸水平,不会引起疾病。但当肾脏功能发生障碍或尿酸产物过多时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与血液中的Na+、Ca2+结合形成尿酸盐在体内广泛沉积,加上输尿管的阻滞,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尿酸血症。从而引起肝、肾肿大、质脆,肾小管和输尿管因尿酸盐结晶的阻塞而扩张,并排出白色石灰样稀粪,关节腔内由于受尿酸盐沉淀物的摩擦刺激,关节面发生糜烂和渗出,导致关节肿大、运动障碍或瘫痪。
六、不合理的使用某些抗菌药物
许多药物对肾脏有损害作用,如磺胺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感冒通等在体内通过肾脏进行排泄,对肾脏有潜在性的中毒作用。若药物应用时间过长、量过大,就会造成肾脏损伤。尤其是磺胺类药物,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大,而在酸性条件下易结晶析出。如果长期大剂量应用磺胺类药物而又不配合NaHCO3等碱性药物使用,会使磺胺类药物结晶析出,而沉积在肾脏及输尿管中,影响肾脏及输尿管的功能,造成排泄障碍,而使尿酸盐沉积在体内形成痛风。特别是一些养鸡户在鸡群发病时,所有抗生素轮番使用,而且剂量过大,特别是磺胺类药物的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很容易造成鸡只痛风。
七、疾病因素
与鸡痛风有关的疾病主要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沙门氏菌病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通常主要侵害呼吸道,但某些毒株如Holte、Gray、Italian和AustralianT等具有强的嗜肾性,导致肾炎和肾功能衰弱。幼龄鸡对传染性支气管炎所引起的肾损害最敏感,在肾功能出现减退和死亡前很久即可能发生初次感染。待后备母鸡性成熟时,为了产蛋需要,饲喂以含钙量较高的日粮,如果肾脏在育雏期或育成期曾受到损害,则这种损伤的肾脏不能如正常那样排出高水平的钙,从而导致痛风。另外,禽肾炎病毒是一种在肾细胞内增殖的肠道病毒,可引起肾脏的炎症,导致肾功能衰竭,而继发痛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