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肠毒症防治误区解析
亲们,咱们聊聊养鸡那些事儿。你知道鸡肠毒症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可是让不少养殖户头疼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鸡肠毒症的防治误区,让你少走弯路,养鸡更轻松!
一、病原及表现症状
肠毒综合征这个坏家伙,它可是由霉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梭菌等这些小恶魔引起的。它们在鸡肠道里搞破坏,让鸡儿们痛苦不堪。临床上的症状也是五花八门,比如排肉丝样、西红柿样便,鸡儿们还会出现震颤、乱窜、起跳、尖叫、兴奋不安等症状。下面,我给大家了肠毒综合征的病原及表现症状,希望能帮到大家。
1. 霉菌和大肠杆菌:呼吸困难、消瘦、精神沉郁、排黄绿色稀便,死亡率很高,尤其是雏鸡。 2. 大肠杆菌和球虫:呼噜、羽毛蓬乱、粪中带血或呈酱红色,鸡冠苍白、消瘦、黏膜上有坏死斑点。 3. 大肠杆菌和病毒:采食量提高缓慢,粪便稀薄,严重病鸡粪色发绿,内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 4. 梭菌、大肠杆菌和小肠球虫:鸡头部震颤、尖叫、奔跑,粪便为烂鱼肠样及西红柿样。 5. 梭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和病毒:采食量急剧下降,死亡率较高,大群精神沉郁,逐渐消瘦,冠色苍白。
二、发病机理
肠毒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可复杂了。简单来说,就是球虫和细菌这些坏家伙在肠道里搞破坏,导致小肠黏膜发炎,肠壁肿胀、增厚、出血。这样一来,肠道的腺体分泌和吸收功能就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速度自然就下降了。同时,球虫等病原的大量繁殖还会引起肠道炎症,使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消耗养分,造成皮下厌氧环境,让魏氏梭菌等厌氧菌感染加快,繁殖能力增强,产生大量外毒素,进一步引起肠道损伤,并引起中毒。
三、4个治疗误区
误区一:强制止泻 很多兽医工作者在发现肠毒综合征后,第一反应就是用药止泻。但事实上,肠毒综合征死亡率高的原因不在于腹泻,而是自体中毒。如果强制止泻,反而会加剧自体中毒,死亡率会不降反升。
误区二:发病早期用猛药攻之 在肠毒综合征发现的早期,人们往往像对待其他传染病一样,抓紧时间下猛药治疗。但结果往往是用药后死亡率立刻显现,并且治疗两个疗程以上才有所减轻。原因很简单,革兰氏阴性菌在肠道大量繁殖,可导致肠道消化功能紊乱,使球虫繁殖释放大量有害物质,再加上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后,革兰氏阴性菌死亡解体释放的超剂量内毒素,可引起机体调节系统紊乱甚至休克死亡。
误区三:治疗时用多种维生素 多种维生素可以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但是鸡患肠毒综合征时要禁止使用。因为发生肠毒综合征时,肠道功能已经紊乱,会造成营养吸收障碍,有害的物质却没少吸收。同时饲料在消化道内和脱落的肠黏膜混合在一起,导致细菌大量繁殖,此时如果增加多种维生素,一则吸收不了,二则增加了肠内容物的营养反而利于有害菌繁殖,对治疗有百害而无一利。
误区四:拌料给药 肠毒综合征会导致鸡不断勾料,再加鸡只发病后采食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此时拌料给药,就会导致饲料被大多数健康鸡和症状轻微的鸡吃了,病鸡没食欲,或者吃的很少,达不到治疗效果。
亲们,养鸡不易,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们。记住,科学防治,远离误区,让鸡儿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