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针对肉鸡气囊炎,采用综合防治

  哎哟,咱们说说这肉鸡气囊炎的事。最近几年,这病让不少养殖户头疼得要命,鸡棚里的小生命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心疼得像割肉。这可咋办呢?咱们得从源头抓起,用综合防治的办法来对付这个“毒瘤”!   发病情况了解一下   咱们先来看看这气囊炎是怎么闹腾的。多数鸡群在六天到八九天的时候,就开始了喷嚏、甩鼻,有的还流鼻涕。这时候,养殖户们开始给鸡投清热解毒的中药,再加上点抗呼吸道的药,比如泰乐菌素,想着消炎。结果呢?一疗程下来,甩鼻、吭哧的症状是轻了,可张嘴呼吸的鸡越来越多,这是病从上呼吸道往下走了。这时候,腹腔里已经冒出白色泡沫,赶紧用抗病毒药加上治疗气囊炎的药。一个疗程下来,鸡群里开始出现欧欧怪叫的和伸脖甩头的,这是咋回事呢?这时候的鸡,要么是腹腔里白色或者黄色的泡沫痰饮,要么是心包白色或黄色的积水,吃料也慢了。接着,病情恶化,腹腔、胸腔出现黄色包心包肝,有的支气管堵塞,严重的出现心包积水,肺脏有胶冻样物质或黄色干酪物。最后,心肺衰竭、肾出血肿胀,死亡率高得吓人。   发病原因深究   那这气囊炎为啥会这么猖獗呢?这原因啊,得从大环境说起。   一、大环境:气候干燥、天气多变。从去年秋冬以来,华北大部分地区及华东北部地区降水量稀少,气候干燥,时不时还有雾霾,这可把疾病助长了。但咱们能咋办呢?只能从鸡棚的小环境入手,最大化养殖效益。   二、湿度:湿度低。现在的鸡棚大多使用热风炉,送热风的同时对湿度不够重视,导致舍内干燥。再加上外界气候干燥,这可把疾病给引来了。早的4、5日龄,晚的7日龄免疫后,就可能出现咳嗽、呼噜等症状,时间一长,气囊炎就会继发起来。这时候,咱们可以通过作业道泼水、墙壁喷水、改造热风炉等方法提高湿度。没有湿度,养不成鸡,这是北方冬季养鸡最重要的一环。   三、习惯高温养鸡。高温意味着生长速度快,但同时也意味着缺氧,鸡容易出现虚弱体质。   四、温度和通风。这话题每次提起来,都说它是矛盾问题,但我看不是这样。主要是协调不合理。   1.不敢通风“闷”温度:热风炉供热面积小,本身供热就难,更不用提通风了;要么换供热面积大的热风炉,要么舍内加炉子。   2.自身的习惯,有些养殖户怕鸡冻着始终不敢通风,即使技术人员去看时帮他打开通风管,技术人员离开后他也会接着关上;奉劝这样的养殖户,冬天还是不要养了,如果不赔钱只能算作运气好。   3.不算大账算小账,为了省煤钱,提前停炉火,舍内温度靠“闷”。其实我们应该自己算一算,是煤贵还是药贵?还是因此起病后造成的损失贵?   4.不会通风,只看温度不看鸡只感受:白天通晚上不通:白天温度高就通风,到傍晚就全关上不敢通风,把鸡“闷”起来,所以一般鸡只死亡高峰都在下半夜到早上。因此晚上通风比白天更重要,通风管没必要关,炉子多烧点煤,保持温度就好了,这种白天通风晚上关窗的新养殖户太多了。   5.凉风通过风窗和天窗直接吹在鸡身上造成鸡只感冒,通风窗处应该安装导流帘,天窗下面安装兜布,让凉风进来之后先改变一下方向,避免直接吹到鸡只身上。再有一点就是让通风有足够的风速,让进到鸡舍的冷空气往上走。   6.通风管安装不合理:在市场上发现养殖场中安装的通风管可谓是五花八门,太细的、太粗的、太长的、太短的、太密的、太稀的、打眼的、不打眼的、眼大的、眼小的、眼朝上的、眼朝下的等等都有,这里请大家注意:通风管不是乱安装的!需要根据你鸡舍的空间、养殖数量、排风面积等等来计算进风面积,然后合理安装。   7.风机和通风窗运用不合理:笼养鸡舍比网上平养的疾病要重,究其原因:笼养密度大,相对需要进气量也多,加上不能用横向风机,所以一旦鸡舍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鸡舍某处通风过大,或某处通风死角,轻的鸡群表现就是吃料不均,一样用机械加的料,吃完的时间能差两三个小时,一旦舍内某处温差超过5度,机械通风半小时,鸡只就会出现病毒、肾传现象。这里需要各位养殖场主根据自己鸡舍的实际情况,找出通风不良的原因及时改正。   五、冬季北方肉鸡养殖的几个注意:1.避免高温养殖;2.加湿加湿,没有湿度就很难防住气囊炎;3.关灯,每次关灯4-6小时,注意关灯前温度提高2-3度,避免关灯后鸡受凉腹泻,关灯让鸡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护脾胃,以免出现食滞而发生痰饮。   治疗气囊炎的药物选择   关于气囊炎的治疗方面,药物选择具备以下效果:   强心   活血化瘀   清热退烧   排毒   增免   肉鸡气囊炎这颗“毒瘤”如何拔出,不要依赖单纯药物来治疗!必须多管齐下,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针对肉鸡气囊炎,采用综合防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