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肉鸡气囊炎病例防控,畜牧养殖健康保障

  崔晨光 河北省行唐县畜牧局

肉鸡气囊炎病例防控,畜牧养殖健康保障

  哎呀,咱们这养殖户啊,可真是操碎了心。这不,气囊炎这病,简直就是肉鸡养殖中的“噩梦”。轻则让鸡子们呼吸道症状不断,重则不到正常出栏日龄就提前“退休”了,给养殖户们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2012年2月初,河北省行唐县某养殖户饲养的2000只肉雏鸡就在15日龄时出现了呼吸道症状,呼吸急促,咳嗽不止,用了恩诺沙星治疗了3天,症状一点没轻,反而出现了零星死亡。这可把养殖户急坏了,赶紧找我来瞧瞧。

  一、发病鸡群表现

  问养殖户,原来这批雏鸡在5日龄时打了新城疫和传支疫苗,12日龄时又喝了法氏囊疫苗,结果15日龄就开始闹腾了。现场一看,大棚养殖,温度控制得还不错,可室内氨气味挺重,卫生情况也不咋地。病鸡们呼噜噜地叫,头肿了,眼也肿了,还流眼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甚至都不吃东西了,渴得跟啥似的,拉出来的屎都是黄白色的,羽毛也乱糟糟的,一点光泽都没有。

  剖开一看,哎呀妈呀,鼻黏膜都充血了,喉头和气管也是红彤彤的,还有粘液,胸气囊和腹气囊都混浊增厚,还有黄色的块状干酪样物附着。严重的还能看到“包心包肝”的症状。消化道水肿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法氏囊肿胀或萎缩,还有脓性渗出物,胸腺出血萎缩,肾脏肿大出血,输尿管内出血,肠道黏膜肿胀出血。

  二、实验室诊断

  先抽了病鸡的血,做了支原体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抗原试验,没发现明显的凝集块,所以排除了支原体感染。

  然后细菌培养,无菌采集病死鸡的肝脏、腹膜等病变组织,接种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结果在两种培养基上都长出了细菌。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很多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中等大小的杆菌。

  药敏试验,无菌采集细菌培养的菌落,接种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用消毒过的金属打孔器在接种好的琼脂平板上打孔,加药于孔内,结果对盐酸多西环素、丁胺卡钠霉素、盐酸洛美沙星高敏。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肉雏鸡大肠杆菌病引起气囊炎感染。

  三、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建议养殖户在保证舍内温度的同时,利用中午气温高时加强通风,发现隔离和淘汰病死鸡,特别要勤清理粪便,用含碘制剂消毒剂和双链季胺盐的清毒剂交叉带鸡消毒。病死鸡无害化处理,病鸡进行隔离治疗。补充营养多加电解多维或速补,防止机体脱水、消瘦,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要大剂量使用。

肉鸡气囊炎病例防控,畜牧养殖健康保障

  治疗用高敏药物盐酸多西环素上午饮水用,下午用高敏药物迪饮水,用中药黄莲解毒散下午拌料,对于重症鸡只采取用注射器直接口服药水。

  采用以上方案进行治疗用药5天后,鸡群精神状况明显好转,不再出现死鸡,采食量回升,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鸡群恢复正常。

  四、体会

  恶劣的养殖环境是造成疾病发生的直接因素,有的养殖户不注重调节养殖环境,尤其是冬春季节,天气较冷,舍内肉鸡饲养密度过大,病原微生物容易繁殖。多数情况下,出栏一批肉鸡后,留出的消毒隔离期不足,消毒不够彻底,尤其是鸡粪污染的地面,病菌大量存在,很容易成为污染源,导致下一批肉鸡大批发病。

  气囊炎主要发生于10日龄以后的鸡群,常伴随着接种疫苗后发病。因为此时是雏鸡机体抵抗力较弱时,再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发病,因此在投服疫苗前后3天内要多用电解多维类抗应激药物。

肉鸡气囊炎病例防控,畜牧养殖健康保障

  因为气囊炎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病变。发生的原因也很复杂,有病毒、细菌、霉菌等均可引起。如支原体、大肠杆菌、新城疫等均能引起本病的发生,本病特点是传播快,前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中后期多为混合感染,大批死亡。病程较长,治疗不及时或延误病情者死淘率较高,且治疗不彻底,延误病程后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和鸡群成活率。因此在诊断气囊炎病时,要尽快找到致病的原因,作到治标治本,标本兼治,如可采取实验室方法进行诊断,找到病因,不耽误病情。

  在诊疗过程中采取用中药进行预防,定期用黄芪多糖、黄连解毒散、麻杏石甘散等中药煎汁饮水效果不错。治疗同时,应投服补充大量的维生素A,因为呼吸道黏膜上皮组织的维持及修复,也同样离不开维生素A。另外由于禽类气囊的特殊结构,肉鸡气囊发生炎症后,有时通过常规的用药途径,如注射、饮水、混饲等,吸收的药物很难在气囊内达到有效浓度,这也是气囊炎在临床上很难得到有效的治疗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治疗此病时,建议使用药物的气雾给药方式进行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8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