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畜牧养殖,绿色生态养殖模式
一、肉鸡养殖业的“现状”大揭秘
1. 养殖规模庞大,问题也随之而来
肉鸡养殖在我国有着庞大的基数和总量,鸡多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多了,比如疾病增多、管理难度加大等。
2. 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刚刚起步
目前,我国肉鸡养殖仍以非专业化的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刚刚起步,占比小,成功的案例也不多。
3. 分布不均,区域特色明显
由于气候、历史和资源的原因,白羽快大型肉鸡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河北、河南、江苏和安徽一带,而江南主要以黄羽肉鸡为主,快大肉鸡不多。
4. 硬件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低
从原始的盆盆罐罐到料槽饮水器、水线料线,通风和取暖条件较落后,风机、暖风炉、锅炉的使用率还很低。
5. 水平参差不齐,效益不稳定
由于管理不善和疫病泛滥,生产和利润指标相差悬殊,养殖户的日子并不好过。
6. 稳定性不足,风险较大
源自“赌”的心理作祟,赌一把、赌一批、赌行情、赌气候、赌运气的现象还很多。
7. 从众心理严重,行情波动大
导致了养殖“聚堆”和“撞车”,行情大起大落,心情犹如坐过山车。
8. 可持续性差,产能不稳定
导致了育种、饲料加工、屠宰和食品加工环节产能不稳定,生产和行情常常大起大落。
二、疫情发展迅速,养殖行业面临挑战
上世纪80年代,雏鸡白痢、球虫、新城疫等疾病流行;90年代,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增生症、禽白血病等疾病频发;2000年以后,禽流感等新疾病不断出现。
疫情的发展,使得我们在疫病防控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牺牲了太多的资源和利益。
兽药厂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养殖场,药费增长迅速,而养殖利润却原地踏步,甚至出现亏损。
育种进步、饲料工业升级给养殖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鸡长得越快越难养殖,养殖环境改善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三、肉鸡养殖户的困惑
1. “几乎什么都知道”
现在一提到开会,大家大都有一种不信任和排斥心理,因为大家自认为什么都知道,但为什么养不好鸡呢?
2. “几乎什么也拿不准”
大家眼高手低,懒于实践,导致在养殖过程中拿不准,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规模化养殖的“定位”
1. 规模化养殖是系统工程
现在的规模化养殖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生产,需要建筑、施工、设备安装与保养、机电、财务、采购、内勤、生活、销售、培训、技术、人员等各方面的支持。
2. 规模化养殖要走专业化之路
规模化养殖不是单纯的数量问题,需要专业设计、硬件设施、资金投入、管理人员等,才能在系统中创造专业化的管理效果。
3. 规模化养殖注重环境控制
肉鸡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长肉,这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因此,规模化肉鸡的饲养就是环境控制,包括加温、脱温、加湿、通风、换气、降温、消毒、扩群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