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季节交替
一、应激的产生
咱们这行,就像老话说得,“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畜牧养殖,季节交替,这可真是考验人的时候。就像那家禽,夏天刚过,秋天一来临,就特别容易闹病,这不,坊间都传着这么一句话:“一捂一闪必得流感,一闪一捂必得支堵。”这话儿一出来,不单是说明家禽在夏秋交替的时候易得病,更是揭示了发病的根由。
二、应激的危害
“一捂一闪”这话儿,其实说的就是通风问题。通风量要么太小,要么太大,这可都是问题。通风量太小,禽舍里的空气质量就差,呼吸道疾病就跟着来了。通风量太大,湿度就小了,体感温度一降低,家禽就容易出现冷应激。
通风量过小的危害
有些管理者,总觉得家禽会冷,所以在通风上特别保守,要么不敢通风,要么设定的通风量太小。长此以往,氨气、二氧化碳和粉尘就积累起来了,环境不好,家禽生长速度慢,死亡率高,这生产成绩还怎么提?所以说,通风量过小,可是影响生产成绩的大问题。
冷应激的危害
1.冷应激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家禽在低温环境下,基础能量代谢率会升高,采食量也会增加。这就导致,饲料的能量主要用来维持体温,家禽的生产性能自然就下降了。要是饲料不够,那免疫力一降低,疾病就找上门来了。
2.冷应激对家禽健康的影响
冷应激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肠炎等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也是条件性疾病之一,家禽在正常状态下可以带菌不发病,但一遇到冷应激,就容易被诱发。而且,呼吸道疾病还是各种疾病的助推器,增加感染各种疾病的概率。
③冷应激还会导致鸡群免疫力下降,导致免疫失败和疾病多发。冷应激不仅会引起家禽发病,还会造成免疫失败,所以它是威胁家禽健康的重要因素。
图一
三、应激的防控措施温度管理
温度管理要以“生理上适宜、时间上稳定、空间上均匀”为原则,最大限度保障家禽的安全,减少疾病发生的机率。
1.生理上适宜
①育雏期“看鸡施温”:育雏期的温度对雏禽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鸡苗体重大小和活力强弱不同,对温度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所以要“看鸡施温”。育雏温度的设定一般以分鸡后鸡群的分散速度、嗉囊饱和度及周末体重为依据。
②高温饲养:家禽在生理上存在最佳温度区间,在最佳的温度区间内,采食的饲料主要用于生长发育,动物发挥最大的生产潜能。例如蛋鸡的舒适区间是18-23 ℃。
2.时间上稳定:温度浮动过大是造成家禽应激的重要因素,保持禽舍稳定是防控应激的方法之一。
3.空间上均匀:舍内温度不均匀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弊病,也是引起家禽应激的原因之一。
湿度
春天空气湿度小,体感温度低,是造成家禽应激的另一原因,体感温度与湿度的大小息息相关,并成正相关。
通风管理
通风管理作为饲养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鸡舍温度的在时间上稳定和在空间上均匀是靠通风来实现的,故此通风管理也是防控应激的关键环节。
1.禽舍密闭:密闭是禽舍实现温度均匀的基础,因此新建禽舍或在新一批家禽入舍之前要进行密封保温性能的测试,检查禽舍的密闭性能是否达到要求。
2.通风量大小:最佳通风的目的是给家禽提供适宜、稳定和匀度的环境,发挥禽类最大的生产潜能;通风量的标准只是一个参考,最佳的通风量要依据饲养密度、饲养模式、供暖能力和密封保温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3.入舍风速:风机的运动使得外界的冷风通过进风窗进入禽舍,产生≥3.0m/s的入舍风速。
4.过渡通风:随着夏季的到来,外界气温变暖,舍内气温升高,我们需要把多余热量从舍内排出,此时需要开启过渡通风。
营养调控
1.维生素C:维生素C在抗寒冷应激情况下起到重要作用,有研究证明,在冷应激下,家禽自身合成的维生素C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2.维生素E:维生素 E 除了动物的生殖功能有关外,还能够增强家禽的免疫功能。
3.氨基酸:氨基酸在蛋白合成、内分泌调节、维持酸碱平衡机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冷应激有抵抗作用主要集中在色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