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中,针对雏鸡大肠杆菌病
最近这段时间,鸡苗的价格一路飙升,让不少孵化场为了追求利润,开始忽视鸡苗的质量。结果就是,雏鸡在早期就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特别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这让养殖户们头疼不已。就拿我们这儿的养殖户王大哥和张大哥来说,他们分别养了7000只和8000只鸡,结果从进鸡苗那天起,就死了50只。一开始以为是弱雏,想着过几天就会淘汰掉,可没想到伤亡率越来越高,到第七天,死亡率已经达到了7%-8%。经过检查,发现鸡群不仅弱小,而且大肠杆菌感染严重,有的鸡群还出现了包心包肝的症状。后来,我们通过药敏实验选择了普杆仙来治疗,同时配合瑞普公司的倍诺林,用药三天后,伤亡率明显降低。
一、诊疗过程
就拿我们这儿的王某和张某来说吧,他们饲养的鸡苗从进鸡苗当天就死了50只。一开始,他们以为这是弱雏,想着过几天就会淘汰掉。可是,没想到伤亡率越来越高,到第七天,死亡率已经达到了7%-8%。当时,经过剖检发现,鸡群弱小,同时存在明显的大肠杆菌感染,个别大个鸡群开始出现包心包肝的症状。我们通过药敏实验选择了普杆仙来治疗,同时配合瑞普公司的倍诺林,用药三天后,伤亡率明显降低。
二、诊治体会
雏鸡的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由于它是条件性致病菌,在鸡体内常年存在,只有在某些应激下,才会发病。所以,雏鸡发病是多种条件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在生产中,我们通常依赖药物来控制本病,但由于微生物的耐药性,生产上使用药物的剂量越来越大,这不仅损伤了雏鸡的健康,还影响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甚至药害、药残还会危及生态。因此,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应该是综合性的。
我们要从源头上控制大肠杆菌对鸡的污染。这需要通过净化种源减少种鸡对种蛋的污染,并做好孵化种蛋、孵箱和鸡舍的消毒,减少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对种蛋和出壳雏鸡的侵袭。
我们要注意雏鸡的饲养管理,防止应激诱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比如,雏鸡的运输和鸡舍的保温,防止雏鸡受低温诱发腹泻;雏鸡从出壳到进鸡舍一般超过48小时,应尽早让雏鸡开水和开料。
,我们要及时做好鸡的疫菌苗的免疫,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最后,我们可以用药物或微生物制剂抑制鸡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数量,提高肠道有益微生物群,控制大肠杆菌病。比如,用普杆仙等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肠杆菌;用益佰乐等微生物药物可以抑制大肠杆菌,提高肠道内有益菌数,调整肠道菌群比,减少大肠杆菌的发病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