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滑液囊支原体危害产蛋鸡,防控需加强饲养管理

  各位养殖户朋友们,你们家的鸡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困扰:吃料少,鸡冠不发育,产蛋率上不去?这很可能是滑液囊支原体在作怪!今天,就让我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这个让人头疼的疾病,以及如何防控它。

滑液囊支原体危害产蛋鸡,防控需加强饲养管理

  01 滑液囊支原体的分布与危害

  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滑膜炎,是一种急性到慢性的疾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关节滑液囊和腱鞘。这个疾病最早在1954年出现在美国的雏鸡中,后来在多个国家都有报道。近年来,日本和美洲的发病率最高,我国也呈现出增多的趋势。

  这个疾病发展缓慢,病程长,一旦感染,根除很困难。它会导致饲料利用率低、生长发育迟缓、淘汰率增高,产蛋率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鸡群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调查,滑液囊支原体主要危害4~16周龄的母鸡,主要病变部位在龙骨滑液囊、跗关节、爪垫。如果发现鸡群中出现了跛行、行走困难等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感染了滑液囊支原体。

  举个例子,保定地区曲阳县的一位养鸡户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的鸡群中有一部分鸡吃料少,鸡冠不发育,经过检查,发现是感染了滑液囊支原体病。这个病例告诉我们,及时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02 临床症状

  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的鸡,精神状况基本正常,但发育慢、体重轻,鸡冠不发育,颜面苍白。当感染跗关节、爪垫肿胀时,鸡会出现行走困难、跛行等症状。严重时,鸡甚至不能站立。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病鸡的食欲减少,体质瘦弱、羽毛粗乱、生长迟缓。关节周围组织肿胀,变形,手感软。尤其是跗关节和爪垫是主要感染部位,表现为肿胀、变形。

  03 剖检病变

  剖检病变主要表现在胸部肌肉消瘦,龙骨滑液囊出现大水泡,早期病禽的龙骨滑液囊内可见有淡黄色胶胨样粘液,以后逐渐变成混浊粘稠的乳酪样黄白色渗出物。慢性病例的病变关节表面有橘黄色干酪样物。病程长者,在髋关节、膝关节、跗关节、肘关节以及腕关节也会出现同样的病变。

  其他内脏器官均未发现明显异常。

滑液囊支原体危害产蛋鸡,防控需加强饲养管理

  04 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可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检验。早期简易诊断方法:如果在30-40日龄的鸡发生滑液囊支原体病后,在做疫苗防疫时注意用手指捏一捏胸部龙骨,如果感觉胸部龙骨外面的皮肤增厚、肿胀,一般就是感染滑液囊支原体病了。

  05 防控措施

  5.1预防

  一是种鸡场应将滑液囊支原体的净化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要定期检测,淘汰阳性种鸡,减少滑液囊支原体的发病率;二是各生物制品厂所制备活疫苗的蛋均应来自无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母鸡,减少滑液囊支原体垂直传播的途径,是控制滑液囊支原体蔓延的最有效措施;三是养殖户要选购垂直传播疾病少的雏鸡喂养,否则会严重影响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滑液囊支原体危害产蛋鸡,防控需加强饲养管理

  5.2治疗

  一般认为本病较难治愈,病情严重的瘦弱鸡无治疗价值,要淘汰。对于病情较轻,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本人使用林可霉素加大观霉素治疗滑液囊支原体病例疗效比较显著,但是一般需要2-3个疗程。如果发现的晚,治疗的晚,则治愈的慢,需要的治疗时间就长。做为种鸡来讲,抗生素治疗不能清除鸡群中的滑液囊支原体,通过所产的种蛋就会传播给下一代。

   滑液囊支原体病对鸡群的影响非常大,养殖户朋友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才能确保鸡群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