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株法氏囊病毒威胁畜牧养殖安全
咱们农村里的人都知道,养鸡可是个技术活儿,尤其是现在,变异株法氏囊病毒这个家伙,它就像个不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咱们的畜牧养殖安全。虽然咱们现在疫苗用得挺多,饲养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典型法氏囊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变异株法氏囊却成了新的隐患。这玩意儿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非典型,容易被忽视,虽然目前还没造成大灾难,但对鸡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
一、病原揭秘
法氏囊病毒有两个血清型,1型有致病性,2型则没有。这个病毒有两段基因组RNA,A段编码4种结构蛋白,B段编码一种RNA依赖性聚合酶。其中VP2是主要的结构蛋白,参与抗原性和细胞趋向性、毒性和凋亡。VP3参与病毒颗粒形成,参与血清型特异性,病毒组装和凋亡调节。VP4在VP2和VP3多蛋白的域间蛋白水解自动处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并负责病毒诱导的免疫抑制。VP5抑制肿瘤早期细胞凋亡感染,感染后期诱导细胞凋亡。
二、变异之谜
法氏囊毒株的变异与VP2的高变区密切相关,其中VP2高变区存在三个重要的结构域:212-224位氨基酸残基,构成VP2蛋白的第一亲水区;314-324位氨基酸残基,构成第二亲水区;326-332位氨基酸残基构成一个7肽区。第二个亲水区存在两个单抗识别位点,分别在321和324附近,其中318位点的E和323位点的D在与抗体结合中起到决定作用。如果这两个位点发生变异,使宿主保护性抗体失去保护力,就可以引起发病。所以第二亲水区基因位点发生改变是法氏囊毒株变异的主要原因。而7肽区被认为是毒力强弱的标志,弱毒株有较少的丝氨酸,强度株有较多的丝氨酸。
三、流行现状
1、品种方面,白羽肉鸡发病率最高,然后是蛋鸡和黄羽肉鸡。 2、变异株法氏囊已经成为主要的流行毒株,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分离到的法氏囊毒株中变异株占到90%,尤其是在白羽肉鸡上,感染率持续增高。 3、14日龄以内的鸡感染率较低,但是由于变异株的出现,14日龄前母源抗体保护力较差,也容易感染变异株法氏囊。
四、影响不容忽视
1、法氏囊病毒感染机体后在法氏囊内的B淋巴细胞前提内复制,通过VP2和VP5引起细胞死亡,从而影响体液免疫;通过VP4抑制1型干扰素表达,从而影响固有免疫。造成明显的免疫抑制。 2、变异株法氏囊感染后,致死率明显下降,但是会造成生长缓慢,料比增高,易诱发病毒病和细菌病,造成死亡明显增加且难控制。 3、法氏囊病毒感染后,形成免疫抑制,造成体液免疫过程障碍,接种疫苗时不能产生体液免疫抗体,使疫苗达不到理想免疫效果,特别是对新城疫疫苗的影响更加明显。
五、临床症状
1、大群精神状态正常,零星出现精神沉郁鸡只,闭目缩颈,头瘦嘴尖,炸毛,肛门部位有白粪。 2、采食量增加缓慢、不增加或轻微下降,粪便稀,水分大。 3、出现瘫痪鸡增多,运动障碍,两腿坐卧或后伸,甚至打颤。
六、病理变化
1、主要变化在法氏囊:法氏囊肿胀或萎缩,外观就能看到皱折,部分出现胶冻样变,剪开内容物为粘液脓样物质或白色干酪样物。黏膜出现针尖样出血或轻微出血,紫红色斑样出血,甚至溃疡。 2、肾脏只表现轻微的花斑,没有明显肿胀。 3、泄殖腔中存在数量不等的尿酸盐沉积。 4、一般见不到胸肌腿肌出血现象,但是与传贫混感后则表现为出血现象,但是也较典型症状轻很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