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与传支流行趋势加剧,防控需加强生物安全
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一聊最近比较火热的禽流感与传支流行趋势,这可是关系到咱们养殖户的钱袋子的大事儿,所以一定要认真看哦!
禽流感:变异加速,防控要上心
从2013年秋天开始,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就一直在我们的视线中。这病毒就像是个调皮的孩子,总是在不断地变换着花样,从最初的2~3年出现一个流行毒株,到现在的短时间内突然出现3个基因型十几种毒株并存,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目前,我国鸡和水禽的感染都呈散发,夏季发生明显减少。但是,H5N6多在东南亚诸国,东南诸省,并逐渐向北推进,是主要流行株;H5N8多在中原和北方地区,己很少发生;7.2分支上H5N2亚型毒在北方仅有零星发生;2015年秋、冬,2.3.2分支出现了一个新变异株,已逐渐成为全国性主要流行毒株。
所以,咱们在防控禽流感的时候,一定要加强监测,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新变异流行毒株。监测和诊断时要注意:疫苗内含物和监测用抗原不相符合。疫苗可能含有变异株但监测用抗原是国家标准株。监测结果可能和实际不符。检测到H5PCR阳性时,一定要结合生产实际,观察临床表现,结合剖检变化进行综合判断。病毒分离和鉴定是最终诊断。
传支:流行趋势加剧,防控要加强
传支这个家伙,也是越来越猖狂了。当前,我国主要流行的是以嗜肾型为主的毒株,代表株包括QX、A2、LX4等。以嗜呼吸道型表现的M型毒株仍有少量发生。还有一个不同基因分支的病毒,称之为台湾株,临床也有嗜肾表现,2015年南方呈地方流行,北方也分离率明显增加,值得特别关注。
传支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0周龄内雏鸡易感,严重程度随日龄增加而递减;雏鸡感染会导致产蛋鸡产蛋高峰缺失;成年产蛋鸡在目前免疫情况下很少发病,若免疫失败无抵抗力的产蛋鸡群感染会出现严重产蛋下降;免疫不良导致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的产蛋鸡群感染,表现不同,常见一过性呼吸道症状,产蛋微降,蛋壳和蛋品质变差;商品肉鸡免疫不好,多在20日龄左右的免疫空档期感染发病。
对该病的诊断,雏鸡除有前述的典型临床症状外,还表现死淘增加,排出白色稀粪,剖检多见花斑肾。产蛋鸡无高峰,出现假母鸡和大肚子水鸡,通过产蛋高峰值的高低可大体判断何时感染IB。ELASA检测出现异常高抗体水平,主要是针对前几周育成鸡,结合病史有一定诊断价值。对临床未见异常的大鸡和产蛋鸡则只能提示有过野毒感染。同时,借助PCR测序和病毒分离进一步确诊。
防控措施:加强生物安全,科学免疫
针对禽流感和传支的防控,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监测,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新变异流行毒株; 2. 科学免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 3.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病毒传播; 4. 发病后要及时隔离、淘汰、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5.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免疫力。
咱们养殖户一定要重视禽流感和传支的防控工作,做好生物安全,科学免疫,才能让我们的鸡儿们健康茁壮地成长,也才能让我们的钱包鼓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