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中常见疾病——笼养蛋鸡绦虫病诊治及防控策略分析
作者:渔耕人家•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1
一、鸡绦虫病的危害与特点
鸡绦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绦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内,会导致鸡粪便稀薄、产蛋率下降、蛋壳颜色变浅、蛋重变轻,甚至畸形蛋增多。这种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其在6月至11月份的高温多湿季节更为多发。绦虫的生命周期复杂,需要中间宿主如蚂蚁、甲克虫、苍蝇和一些软体动物来传播,对鸡的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二、发病案例解析
2014年7月3日,杏花村的张某饲养了5000只19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短短7天时间内,产蛋率从95%下降至80%,蛋重偏轻,鸡蛋个体变小,约10%~15%的鸡冠发白、倒冠。蛋壳颜色变浅,变白的情况明显约占10%~30%。尽管采食量正常,但饮水增加。使用双黄连口服液和恩诺沙星治疗5天后,病情并未改善。三、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鸡会出现消瘦、不愿走动、呆立、羽毛松乱无光泽等症状。粪便中可见到白色、大米粒大小、长方形的绦虫节片,成熟的节片中含有虫卵。病理变化方面,病鸡的十二指肠降部向下进入空肠约10厘米左右可见虫体,小肠黏膜肥厚,盲肠扁桃体出血肿胀。四、治疗措施与防控策略
针对鸡绦虫病的治疗,可以采用吡喹酮20毫克/千克体重拌料,集中1次投服。5天后再用1次。同时,每吨饲料添加鱼肝油500克,连用7天。此外,还可使用槟榔煎剂饮水。槟榔煎剂的制法是用槟榔粉1克/千克体重,加水煮成槟榔液,用纱布滤去药渣,冷却后使用。五、笼养蛋鸡感染绦虫的原因分析
笼养蛋鸡由于接触不到蚂蚁、甲克虫等中间宿主,因此以赖利绦虫和漏斗带绦虫较为常见。而戴文绦虫因为接触不到蛞蝓和螺狮等宿主,感染几率较低。六、养殖户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目前,蛋鸡养殖户普遍面临着环境卫生差、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由于散户规模较小,资金投入有限,难以实现自动上料、自动刮粪等现代化管理。针对这些问题,养殖户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改善鸡舍条件,从源头上减少寄生虫的传播。七、个人体会
近年来,鸡绦虫病的发病率并不少见。由于养殖户对寄生虫病的防范意识不足,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时机。部分养殖户对绦虫的认识不足,直到使用驱虫药后看到虫体才引起重视。建议养殖户加强寄生虫病防控知识的学习,及时进行驱虫,降低经济损失。同时,应注重环境卫生,改善鸡舍条件,从源头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鸡绦虫病给蛋鸡养殖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加强防控措施,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可以有效降低鸡绦虫病的发病率,保障蛋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