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腺肌胃炎成因及防控策略,保障畜牧养殖健康高效
哎哟,这夏天真的是热得人直冒汗,连雨水都多了起来。特别是我们南方,腺肌胃炎的高发期就这么来了。
记得1994年第一次听说鸡传染性腺胃病,到了近几年,这病真是大面积流行开了。在那些养殖密集的地方,腺肌胃炎几乎成了家禽养殖业生产过程中的头号大敌。
一、关于病因,说法可多了去了
1、传染性因素
01
第一个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这玩意儿能直接把鸡搞得瘦得像杆子,腺胃肿得跟个球一样,壁还厚,乳头都融在一起,有时候还能挤出来脓性分泌物。腺胃黏膜出血、溃疡,那叫一个惨。
02
第二个是垂直传播的病原,比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啊、鸡贫血因子啊、呼肠孤病毒啊,它们能弄到肉鸡腺胃肿胀、肌胃黏膜糜烂、免疫器官萎缩,鸡群生产性能受影响不说,还容易继发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甚至对疫苗免疫反应都有抑制作用。
03
第三个是各别血清型腺病毒感染,腺胃肿大、壁增厚、肌胃糜烂、肠粘膜出血,那可真是惨不忍睹。
04
第四个是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这玩意儿会让鸡瞎眼,严重的时候,腺胃炎发病率也跟着升高。
05
第五个是不明原因的眼炎,比如传染性喉气管炎、细菌感染、缺乏维生素A等,这些眼炎发病率高的地方,腺胃炎也跟着高。
06
最后一个是细菌感染,比如白色念珠菌病、沙门氏菌病、厌氧菌感染,这玩意儿能波及到腺胃,那就出现肿胀,黏膜出血,有时候还可能被渗出物覆盖。
2、非传染性因素
01
第一个是饲料营养不良,日粮的氨基酸不平衡,日粮中的生物胺、低纤维素日粮、霉菌毒素等,这些玩意儿是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
02
第二个是饲养密度过大,雏鸡早期育雏不良,育雏时冷热应激,雏鸡运输时间长、脱水等,这些玩意儿也会导致疾病。
03
第三个是雏鸡的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也会对本病的发生有直接的影响。
04
第四个是种鸡料含霉菌毒素,这玩意儿从肠道吸收后,会进入卵巢,最后经由卵子进入胚胎,进而侵入胚胎的肌胃黏膜,引起肌胃炎。
腺肌胃炎的发生,可谓是多因一果。在规范的饲养管理下发病率较低。但是,当有其他发病诱因时,比如饲养密度大、育雏不良或发生其他疫病等因素下,鸡群发病严重。诱因越多,发病率越高,反之,诱因越少,发病率越低。各种诱因起到了互相“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预防与治疗
1、预防
01
把好进雏关,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的种鸡场进雏,保证鸡雏质量。
02
做好日常管理: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饲养密度要合理,水料要卫生,特别是霉变饲料坚决不可饲喂。坚持每周消毒等。
03
一定要选用SPF鸡胚生产的疫苗,切断垂直传播途径。
04
合理控制好日粮中各种原料的质量,必要时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可有效防止霉菌毒素对鸡群造成危害,此外日粮中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粗纤维的控制也是降低鸡腺胃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05
新进鸡雏可以在其饲料中拌入控制腺肌胃炎中药,饲喂3-5天,可有效预防该病。
2、治疗
01
分析病情,找到病因。如果是管理因素,要及时调整,解除影响,减少各类应激。
02
治疗原则是:以解毒化湿、燥湿止痢,健胃消食为主,同时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并辅以抗生素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也可加入鱼肝油。
注意:本病尽量不用退热西药,因为退热西药可加速肌胃糜烂程度,如发热退热可用柴胡注射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