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饲料管理,优化饲养环境
嘿,各位养殖户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咱们家禽养殖中那个让人头疼的坏死性肠炎。这病,听着名字就让人心慌慌,它可是由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专门找鸡和火鸡的肠黏膜下手,那叫一个“狠”啊!
一、坏死性肠炎的“习性”
这病主要“青睐”2-5周龄的肉鸡,3-6周龄的蛋鸡,还有开产以后的鸡也逃不过它的“魔爪”。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夏天的时候特别猖狂。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播者”,那些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还有粪便、土壤、灰尘,都是它的帮凶。
病情发展那叫一个快,主要就是通过消化道感染,或者是鸡的免疫力下降,肠道菌群失调,才会发病。球虫感染和肠黏膜损伤,是诱发这病的“帮凶”。鸡群免疫、转群、换饲料、饲料霉变、天气突变,都可能导致鸡的免疫力下降,让这病有机可乘。
二、坏死性肠炎的“表现”
病鸡看起来没精神,眼睛半睁半闭,羽毛乱糟糟的,生长发育也慢,还拉稀,有时候拉的粪便黄褐色,臭烘烘的。最特别的是,拉的粪便有时候是红色或者黑褐色的,像煤焦油一样,有时候还带血或者肠黏膜组织。食欲下降,采食量能减少一半都不止。
如果内毒素中毒,鸡还会出现神经症状,比如翅膀和腿会抖动,麻痹,站不起来,瘫痪在地,用翅膀拍地。慢性病例的鸡会特别瘦,胸肌萎缩,最后衰竭而死。
三、剖检“真相”
病死鸡的尸体明显脱水,肝脏肿大,表面有黄白色、大小不一的坏死斑点。脾脏也肿大,呈紫黑色。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后1/3段,肠黏膜坏死,表面有黄白色纤维蛋白渗出,像麸皮一样,或者覆盖一层黄白色、灰白色伪膜。肝脏和胆管也可能肿大,肝脏表面有灰黄色的坏死灶,胆管内含有大量浓稠的胆汁。
四、防控“攻略”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定期消毒,多雨和湿热季节要增加消毒次数。尽量采取高架隔式饲养,调控温度、湿度,确保通风良好。适当调节日粮中蛋白质含量,避免使用劣质饲料原料;避免密饲和垫料堆积,合理贮藏饲料,避免细菌污染。使用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等也有助于预防。
治疗
多种抗生素,如多黏菌素、新霉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以及头孢类药物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发病初期的鸡群可以饮水或拌料给药,病程较长且严重的病鸡可以肌肉注射,同时补充电解质,添加复合多维,连续使用5-7天。治疗时需连用两个疗程。
好了,今天关于坏死性肠炎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咱们一起努力,让鸡儿们健健康康,多产蛋多长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