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鸡肌胃、腺胃炎病因复杂,包括饲料因素、病原感染等

  家禽界的朋友们,你们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就是鸡肌胃腺胃炎。这病在我国已经闹腾了13年,而且愈演愈烈。不少养殖户对它还是一头雾水,以至于在养鸡过程中遇到料肉比升、出栏延、效益降等问题。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解析一下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希望能给各位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病因揭秘

  A、病因认识现状   说起鸡肌胃腺胃炎的病因,以前很多人还停留在“传染性腺胃炎”的阶段,认为病毒是罪魁祸首。但其实,从2014年开始,70-80%的从业者已经认识到,这病的主要元凶其实是霉菌毒素!

  B、元凶   1. 霉菌毒素中毒   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在田间、收获、储存、运输等环节,都可能受到霉菌污染。我们检测发现,黄曲霉、烟曲霉、土曲霉、赭曲霉、黑曲霉等霉菌菌落污染最为严重。喂食受污染的饲料,鸡群会出现肌胃角质层溃烂、腺胃肿大等症状。

  2. 成品饲料霉变   不少养殖户对饲料保存不够重视,导致成品饲料霉变严重。据统计,我国饲料保存时间一般定在3个月左右,但实际保存时间往往只有20天左右。

  3. 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霉菌毒素会破坏饲料中的维生素,导致鸡群维生素缺乏,从而增加肌胃溃烂的风险。

  4. 不用霉菌方向的方案为什么有效   ① H9病毒隐性感染率1-2%,免疫抑制病肌胃炎会导致接种疫苗失败,而抗病毒药物可以减少死亡率、改变采食量下降。   ② 霉菌及毒素污染导致饲料中维生素严重缺乏,使用足量的维生素制剂可以提高鸡采食量。   ③ 霉菌性肌胃腺胃炎会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易继发感染细菌性肠炎,抗菌药物效果短暂。

  二、流行现状

  1. 四季发病   肌胃腺胃炎四季皆可发病,尤其在冬春秋季,气温较低时,霉菌性肌胃腺胃炎危害更大。

  2. 每年6-9月是大流行期   近10年,6-9月霉菌性肌胃腺胃炎疾病大流行,发病形式多为肌胃腺胃炎,发病率或隐性发病率高达90%。

  3. 发病日龄广泛   多见于4-50日龄,1日龄发病现象也较为普遍。50-90日龄发病严重程度次于50日龄前。

  4. 种鸡垂直传播确定   种鸡群出现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或轻微中毒情况下,鸡蛋内毒素可能导致种鸡产蛋率下降、受精率下降、后期死胚率上升、孵化率下降。

  5. 各种家禽均可以发病   从多年来的发病规律和现状看,各种家禽都可以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出现肌胃炎、肌胃腺胃炎病。

  6. 无继发感染病例死亡率低   除黄曲霉毒素外,其它毒素对鸡群的致死率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低、消瘦、生产缓慢或停止、拉饲料样粪便等。

  三、控制现状

  1. 重视度不足   目前,50%的兽药企业、70%的养殖集团、40%的养户重视鸡肌胃腺胃炎问题,但仍有部分养殖户和技术人员对病因认识不清。

  2. 控制效果不理想   目前市面上控制方法有抗病毒药物、健胃药、霉菌及霉菌毒素抑制分解剂、维生素、制霉菌药物等,但效果短暂,易复发。

  3. 养殖者失去对霉菌性肌胃腺胃炎或肌胃炎的控制信心   由于看不到预防、控制效果,养殖者对防控失去信心,任由病情发展。

  四、给家禽生产带来的危害

  1. 严重免疫抑制诱发疾病难控   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导致机体内免疫细胞减少,接种冻干疫苗失败或效果减弱。

  2. 生产性能不达标   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导致生产性能低下,如体重不达标、均匀度低、肉质差。

  3. 导致家禽难养   肌胃腺胃炎病减缓家禽业发展节奏,压缩或减少养殖效益。

  五、有效防控措施

  有效预防措施   1. 做好饲料原料选择和防霉变工作,成品料保存科学,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2. 使用科学饲喂技术,添加副作用小、效果好的脱霉菌饲料添加剂。   3. 做好科学养殖管理,提高鸡群免疫力。

  商品代白羽肉鸡、黄鸡、肉杂鸡的预防   1. 2-6日龄使用抑杀霉菌分解毒素或肌胃腺胃炎类的药物,防止垂直传播的毒素中毒导致肌胃炎发生。   2. 7日龄使用抑杀霉菌分解毒素的药物,同时使用提升免疫力的黄芪多糖类药物、生物制剂等,防止肌胃腺胃炎发生。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祝大家养殖顺利,财源滚滚!🐔💰🌟

鸡肌胃、腺胃炎病因复杂,包括饲料因素、病原感染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