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畜牧养殖环境因素分析与调控策略

  咱们农村人,养鸡养鸭那可是咱们的老本行。这些年,肉鸡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土地、环保、养殖效益等等。好在现在有机械化、自动化这些高科技帮忙,笼养肉鸡变得越来越流行。不过,这笼养肉鸡的学问可不少,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畜牧养殖环境因素分析与调控策略。    得说说温度。这温度对肉鸡来说,那可是至关重要的。鸡舍温度得保持稳定均匀,还得考虑湿度和通风。据我了解,鸡舍内温度有温差,靠近湿帘的位置温度高,风机口位置温度低,温差一般在1.5~4℃。鸡群日龄越小,温差越大。雏鸡对温度特别敏感,0~7日龄期间,温度应控制在32~33℃,以后随着日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春秋季节,咱们可以通过开关门窗和鸡群自身来控制舍内温度;夏季高温季节,就得通过湿帘控制温度;冬季,咱们得人工加温和鸡自身的热量来保持温度。   接下来是湿度。湿度对肉鸡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以及环境因素的控制都有很大影响。高温时,适当的湿度有利于降温、降尘和净化空气,但湿度太大,就容易使饲料滋生细菌、变质发霉,也容易导致肉鸡中暑。相对湿度过低,容易引起肉鸡脱水、皮肤干燥,空气中灰尘飞扬,易诱发呼吸道疾病。育雏期间,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在60%~65%为宜,不高于70%;育成期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为宜,最低湿度不低于40%。   再说说光照。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肉鸡笼养鸡舍多为密闭式鸡舍,需要进行人工光照。肉鸡饲养全程连续光照可以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投入成本高、出栏率低和发病机率高。建议采取间歇光照制度。光照强度,以前期不低于15 lx,后期不低于5lx为宜。在笼养中,光照的均匀度也很重要,灯泡的布局采用纵横和上下交错式,将同一列灯泡摆放3个高度,最低的离地高度为1.5m。   通风也是关键。通风可以提供新鲜空气,减少病原微生物蓄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肉鸡笼养密度大,舍内有毒气体产生量大,因此,与平养模式相比,肉鸡笼养的通风更为重要。笼养肉鸡如果采用密闭鸡舍,一般采用纵向负压通风。一般情况下,2日龄左右的雏鸡不需要通风,随着鸡龄的增大,逐步增加通风量。   最后得说说粉尘。笼养蛋鸡舍内的粉尘主要来自饲料粉末、皮屑、羽毛屑和粪尘,以及空气中的灰尘。粉尘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漂浮在空气中,进入肉鸡呼吸道中,不断刺激黏膜,从而诱发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和哮喘等多种呼吸道疾病。控制粉尘的最有效的措施是适当增加鸡舍湿度,建议生产中重视带鸡喷雾消毒,既可以降低粉尘,又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    畜牧养殖环境因素分析与调控策略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让我们的养殖事业更加顺利。

畜牧养殖环境因素分析与调控策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