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及其毒素对畜牧养殖影响大,产毒量受温度、湿度、饲料等因素影响
嘿,各位养殖达人,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家里的冰箱里,一不留神,食物就长出了黑黑的小点点,这其实就是霉菌在作怪。而在我们的畜牧养殖世界里,霉菌这个小家伙更是让人头疼,它不仅自己长得快,还能产毒,对咱们的养殖事业可是大打折扣呢!
霉菌,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卫生间里那个让人恶心的黑点,冰箱里食物上的霉斑,这些都是霉菌的杰作。而在养殖场,霉菌引起的腺肌胃炎病,更是让不少养殖户头疼不已。
霉菌这东西,繁殖能力极强,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它就能迅速生长繁殖。一般来说,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在25~30℃之间,而产毒的温度则略低一些。所以,夏天的时候,霉菌繁殖得特别快,产毒量也特别高。
那么,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有哪些呢?水分是关键。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水分,一般来说,玉米、小米的水分在14%以下,大豆类在11%以下,微生物就很难生长了。温度也是重要因素。不同种类的霉菌,其最适温度是不一样的,但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在20~30℃之间。再者,饲料载体也会影响霉菌的生长。营养丰富的饲料,霉菌生长的可能性就大。最后,霉菌种类也会影响其生长繁殖的速度和产毒的能力。
那么如何防控霉菌毒素呢?这里有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物理脱毒法
这是一种用物理方式处理物料,达到去除毒素的方法。比如,加热法、水洗法、剔除法等。对于玉米,我们可以采用物理过筛的方法进行处理,因为完整的玉米存在种皮,受到霉菌毒素感染的几率较小。
化学脱毒法
这是一种用化学试剂处理感染霉菌毒素原料的方法。比如,用氨气处理玉米,或者用氧化剂进行处理。
吸附剂脱毒法
这包括物理吸附剂脱毒和生物脱毒法。生物脱毒主要包括酶解法和微生物降解法,是用某些微生物和酶制剂对霉菌毒素进行吸附、分解的方法。
霉菌及其毒素对畜牧养殖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要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饲料质量,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才能有效预防霉菌毒素的危害。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畜牧养殖事业更上一层楼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