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创新畜牧养殖,采用生态循环处理技术

  一 采取的措施和成效

创新畜牧养殖,采用生态循环处理技术

  咱们江苏省金坛市,最近几年啊,为了响应太湖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大潮,可是下足了功夫。他们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搞了多种治理模式,可谓是煞费苦心。

  1. 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这个模式啊,就是让那些散养的农户把养殖的排泄物简单堆沤发酵一下,然后直接当基肥用,一举两得。

  2. 建生物有机肥厂

  有些工厂啊,会集中回收养殖场的家畜粪便,经过生物发酵,然后制成生物有机肥,再包装上市,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粪便问题,又生产了有机肥。

  3. 进行生态化处理

  这个生态化处理啊,就是畜禽粪便经过沼气发酵,再变成沼液,最后用于种植作物或水产养殖,形成一个生态循环。

  4. “三水合一”治理模式

  这个模式啊,就是将养殖户的厨房、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通过管网排到集中建立的沼气池进行发酵处理,一举多得。

  尽管搞了这么多措施,但是用水量大的猪场和水禽养殖场还是有点矛盾,虽然粪便是个好东西,但农民不愿意花力气和成本去运输和使用,这就有点尴尬了。

  二 几点建议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完善法律法规

  咱们现在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意见》啊,应该再完善完善,对发展畜禽养殖要设定门槛,建立规范的审批制度,制定建设标准,对新发展养殖户要签责任状。对违规违法行为要有明确的罚则,让畜牧业的发展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道路。

  2. 加大农牧结合的推广力度

  按照1亩土地年消耗家畜粪便不超过猪5头,肉鸡200只,蛋鸡50只的规模量。农产品效益的提升在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要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这一资源优势,加大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力度,打响品牌,提升农业整体效益。

  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由于养殖企业大多建在偏僻地带,收集粪便运输成本较大,政府应对有机肥加工企业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鼓励他们多收集、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要加大对使用有机肥的农户和企业给予补贴,这样既可以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减少面源污染,又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4. 建立沼液处理合作社

创新畜牧养殖,采用生态循环处理技术

  沼液是畜禽粪便经过高温发酵形成的,是优质的肥料。花卉苗木、茶叶、蔬菜及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都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源。农林部门可以拓宽现有沼气协会的服务功能,配备适量的槽罐运输车,将沼液源源不断运往集中连片的种植区。所需经费,可以采取政府补一点、养殖企业收一点、种植业企业收一点的方法解决。这样既解决了沼液无处使用难以排放的压力,又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有机肥源,一举多得。

  5. 建立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制度

  随着畜禽养殖量的增加,病死畜禽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如果随意丢弃,不仅会带来细菌和病毒污染,还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同时也会污染周边环境。现在由于没有可行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和制度,处理矛盾多、难度也大。应建立相应的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置制度。

创新畜牧养殖,采用生态循环处理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3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