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蛋鸡舍光照调控技术,实现科学养殖
作者:农牧新风尚•更新时间:12小时前•阅读0
哎哟,各位养殖大佬们,你们有没有想过,那小小的蛋鸡,竟然对光照这么讲究?别小看了这光照,它可是直接影响着蛋鸡的生长、生产,甚至还能决定你的养殖效益哦!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聊聊密闭式蛋鸡舍的光照调控技术,让我们一起实现科学养殖,走向致富之路!
一、光照时间控制,把握“黄金时刻”
我们要知道,光照时间可是有讲究的,不同阶段的蛋鸡,光照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育雏期的光照时间,就得严格控制,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一般来说,头三天要保证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让小鸡适应环境;之后,每天减少30分钟光照,到14日龄时,光照时间减到18小时;从15日龄开始,每周减少2小时光照,到6周龄末,光照时间减到10小时。 育成期的光照时间,要避免过早性成熟,也不能延迟性成熟。所以,7~17周龄给予10小时的光照,从18周龄开始,每周增加1小时,到20周龄时增加到12小时。 产蛋期的光照时间,要刺激蛋鸡性激素的分泌,促进产蛋。从21周龄开始,每周增加30分钟光照,到产蛋高峰期达到16小时,以后维持16小时光照,接近淘汰期时每周再增加30分钟光照,达到17小时为止。二、光照强度控制,平衡“明暗之道”
光照强度也是一门学问,不同阶段的光照强度也是有要求的。育雏期的光照强度,前三天或前一周内可大些,采用20~25勒克斯;之后,随着日龄的增加,光照强度逐渐降低,6周龄末为5~10勒克斯即可。 育成期的光照强度,以5~10勒克斯为宜。 产蛋期的光照强度,以10~20勒克斯为宜。三、光照颜色选择,点亮“健康之路”
光照颜色也是有讲究的。红光对雏鸡和育成鸡的生长发育不利,但对产蛋鸡有益;绿光可以使雏鸡增重加快,但对产蛋鸡产蛋量有影响;黄光虽能使产蛋鸡的蛋重增加,但会导致育成鸡性成熟延迟;蓝光容易诱发啄癖,降低蛋鸡的产蛋率和抗病能力。所以,在生产中应选用白炽灯或高效节能灯,这种光源的波长在500~625微米之间,能满足不同阶段的蛋鸡对光照的需要,且不会产生副作用。四、小结
1. 光照控制要与规范的饲养管理体系相配合,如要给予全价配合饲料和充足清洁的饮水,舍内环境要适宜,并采取综合防疫措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光照控制要与实际生产相结合,要根据季节气候、蛋鸡品种、饲养管理条件等适当调整,对于平均体重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的蛋鸡,应适当推迟或提前增加光照的时间。 3. 有条件的养鸡场可采用鸡舍灯光控制器如DF—24型可编程序定时控制器来实现自动开、关灯,这样既保证光照时间准确,又能促使光照强度稳定和有一个明暗逐渐过渡的过程。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