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冬季畜牧养殖,重点防寒保温

冬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对于畜牧养殖来说,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防寒保温”了。温度是影响鸡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所以,现代化养鸡场在冬季必须做好防寒保温工作,这样才能让鸡只发挥最大的生产力,减少饲料消耗,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下面,我就来和大家聊聊冬季畜牧养殖的重点——防寒保温。

冬季畜牧养殖,重点防寒保温

1. 加强鸡舍冬季通风

冬季鸡舍的通风问题是不能忽视的。合理的通风可以确保鸡舍内温度均匀,同时也能防止有害气体超标。据研究,理想的通风条件应该通过管道均匀送风,天窗或风帽分段进风,以气流组织形式将鸡舍外的冷空气预热后均匀散布到鸡舍内部。侧挡导流式活动进风口对提高鸡舍内的平均温度、改善鸡舍内湿度和二氧化碳分布、避免冷应激以及提高鸡群产蛋率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冬季鸡舍温度不能低于8℃,否则会对母鸡的产蛋率产生较大影响。

然而,目前大多数养鸡场对于控制冬季鸡舍内通风量的了解不够,缺少对实际排风量的概念的认识,导致鸡舍内的通风量和需求通风量有很大差异,造成热损失,同时增加了能源消耗。因此,为满足换气要求,应确保鸡舍内风速不大于0.3 m/s。

2. 适当增加鸡舍的光照

冬季鸡舍的光照管理尤为重要。适当增加鸡舍的光照不仅可以有效地杀死一些病菌,保持鸡舍的环境卫生,还能提高鸡舍的温度。例如,在晴朗的冬季中午,可以将鸡舍顶棚打开,让阳光直射,不仅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还能增加鸡只的生长速率,给养殖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 适当增加鸡舍的饲养密度

适当增加鸡舍的饲养密度可以增加鸡舍的温度,有利于鸡舍冬季的防寒保温工作。但饲养密度也不宜过高。试验表明,每个鸡笼的饲养密度小于4.2只时,能维持蛋鸡较高的生产率,同时对于鸡舍的防寒保温工作起到积极影响。因此,在冬季可适当增加鸡舍的饲养密度来提高鸡舍温度,为养殖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减少能源消耗。

4. 添加保温设备

冬季鸡舍的增温技术主要有火采暖、水暖或电暖。根据养殖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来配置加温设备,例如在北方,冬季干燥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使用水暖同时搭配风暖效果较好。水暖主要是利用水比热容大的特点,通过锅炉加热分布于鸡舍不同方位暖铝片中的水,通过热传导的形式向鸡舍内传递热量,以提高鸡舍内温度,这种方法能源利用率高、节约成本,被广泛使用。南方冬季温度较高,适合使用节能型热风炉,热风炉主要是通过风机将暖风直接吹进鸡舍进行增温。试验研究表明,使用热风炉可以有效增加鸡舍内的温度,结合定时换气功能还能明显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受到广大养殖者的欢迎。

5. 改善鸡舍的围护结构

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数据,按照一般建筑热工的计算方法进行验算发现,当鸡舍温度在10℃时,蛋鸡的生产能力维持在最优水平,冬季鸡舍的温度最好维持在此水平。由于失热量与失热面积成正比,因此要求在确定鸡舍面积时,综合考虑饲养规模和机械设备使用率,做到外围护面积最小。

冬季畜牧养殖,重点防寒保温

鸡舍的围护结构确定以后,就要考虑鸡舍的热平衡问题。当鸡舍的总产热量与失热量平衡或产热量大于失热量时要保证鸡舍的温度不小于10℃。鸡舍的产热量主要来源是鸡体散发的游离热、太阳通过门窗散发的辐射热、照明灯的产热以及机械运转产热等;鸡舍的热量散失途径主要是屋顶散热、墙面散热、地面散热等。因此在建造鸡舍时应合理改进鸡舍围护结构构造,尽可能选用一些热阻较大、保温性能好的材料来减少热量损失,增加鸡舍温度。

总的来说,冬季畜牧养殖的防寒保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做到全方面加强鸡舍的防寒保温性能,才能保证冬季蛋鸡有良好的产蛋率,为养殖者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冬季畜牧养殖,重点防寒保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