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是鸡病的隐形杀手,科学调控养殖环境
温差,鸡病的隐形杀手,养殖环境调控的秘诀
众所周知,饲养管理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就是温度,它与湿度和通风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三者协调不好,就会出现温差,而这个温差,就是鸡病的隐形杀手。
说起温差,看似简单,但要在整个饲养过程中有效掌控,却并非易事。温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季节温差
主要是指一年四季,季节对饲养管理造成的影响,以及在季节交替时,气候极易突变给饲养管理带来的不便。
2. 天气温差
主要指天气在晴、阴、雾、雨、霜、雪、风时对饲养管理造成的变化及应对。
在养殖过程中,只有不断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才能让鸡群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病。因此,养鸡喜勤忌懒。
晴天时要注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温度,随时调整通风量。冬季忽冷忽热,尽量延长锅炉供暖时间,给良好的通风提供保障。
雾天时要保证有效的通风。有些养殖户雾天往往关闭窗户或通风管,怕雾进入鸡舍,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雾天气压较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时在关闭进风口,只会使鸡舍发闷,造成舍内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能保障。
下霜时往往白天热,晚上冷,尤其凌晨1-5点,要注意进风口要少,负压合理,炉子的正常工作。
下雪不冷化雪冷,要及时清除房顶积雪,并适当提高舍温,慎重通风,尤其是化雪的时候。
天气突变,温差较大对养殖的影响最主要考虑的是快速及时,不要认为冷一会不要紧,热会没关系,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提前了解天气变化,做好应对措施。
3. 舍外温差
舍内温度与舍外温度所形成的温差,因此了解舍内外温差对通风口开关、大小负压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4. 热源温差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适当加大温度高区域的进入量,使热气向低温区流动,对低温区的进风口可适当减少或关闭。
暖风炉用的散热片或送风袋应该尽量安装在靠墙的两边,要向墙壁吹风。优点是可以减少和缓冲外来的冷空气,避免局部低温,使鸡群受凉。
主要是鸡舍热源周围的鸡与鸡舍整体温度和离热源稍远的鸡的不同,尤其是采用暖风炉供暖的鸡群,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5. 进入鸡舍口温差
一般进风口瞬间进来的风较凉,也最容易忽视。因此,7成以上鸡群的呼吸道都是由于进口温差引起。
当舍外温度与舍内温度有10度以上的温差时,鸡舍内温度可能不低,但它的体感温度温差太大就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应在进入鸡舍棚头用塑料纸,防止人员进入鸡舍凉风趁机而入,风直接吹到鸡,受凉发病。
6. 扩群温差
指在鸡群扩群前后产生的温差。百分之十五的呼吸道与扩群前后端温差大有一定关系。
什么时间扩群为宜?当温度能够满足时,鸡群密度越少越好。但最大的密度承受在于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不管是吃料还是喝水,都不应该有鸡在后面等着,或者挤着吃料喝水。
扩群注意事项
- 扩群前适当提高舍内温度0-5度,并持续到扩群24小时以上,逐渐下降至正常温度。
- 扩群前,对即将扩的位置育温,不低于鸡舍内现有温度。当温度能够满足时,先将塑料隔断拉下,3小时以后扩群。
- 扩群时尽量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免疫前后1天不扩群,鸡在亚健康时慎重扩群。
- 肉鸡换毛期:换毛期温差不宜超过2度,所以每天温度的下降也需要保持幅度不宜过大。如果一旦温差变化较大就会引起鸡群发病,造成药费的大量投入,饲养失败。
大家常说温度没变,通风没变,鸡群又感冒了,刮一场风鸡群流感一次,什么原因那?舍内湿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60的湿度降到了20-30,体感温度发生了2-3度的变化
引起鸡群发病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鸡群抗体低,再加上管理上出现了失误,特别是舍内小环境的温差波动大,就会造成鸡群的发病。
反之,舍内小环境的温差变化小,湿度适宜稳定,通风过渡合理才能减少发病率,或发病后损失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