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降低鸡胚啄壳前死亡率,确保孵化率
哎呀,说起养鸡那可是门大学问,特别是鸡胚孵化这一环节,真是让人头大。你知道嘛,有时候鸡胚啄壳前死亡率高,那可真是心疼得不行。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怎么有效降低鸡胚啄壳前的死亡率,保证孵化率,让咱们的鸡宝宝们都能顺利出壳。
一、翻蛋,讲究的是个“大头向上”
啊,咱们得说说翻蛋。孵化前10天,这是胚盘定位的关键时期。为了让胚胎眼点沿大头壳边发育,出壳时嘴尖啄壳更顺利,这个阶段的翻蛋操作就特别讲究。记得啊,要保持大头向上,翻蛋角度以90度为佳,就是始终保持种蛋大头朝上。
二、照蛋,得仔细观察
孵化10天后,咱们得照蛋看看。如果发现种胚不见眼点,只在气室周围有清晰的血管,那可要注意了。这说明这些种胚出壳时头部可能位于气室中央或弯向腹部,雏鸡顺利出壳的概率很低。这时候,咱们要在蛋壳上做好记号,方便雏鸡出壳时及时抢救。
三、出壳前助产,讲究的是个“时机”
一般来说,发育正常、胚位较正的鸡胚出壳会比较集中,时间也相对一致,会有明显的出雏高峰期。19天后开始啄壳,20天普遍出现同时啄壳出雏,到21天的14~18小时内大量出雏,出雏高峰明显,21天后基本出齐。所以,助产的最佳时间是在出雏高峰期的1~2小时,也就是快满21天整的前5~6小时。
助产过早,会影响正常出雏,甚至可能导致死胎、弱雏,或者因为破壳过早水分蒸发太大,形成幼雏粘壳难产;助产过迟,会使大批胎位不正的鸡胚闷死在壳中。助产时,轻轻将鸡胚头上半部蛋壳剥掉,把屈伸于腹部或翅膀下的头部轻拉出即可。注意清除胚体鼻孔周围的黏液、污物,以免阻塞呼吸。由于种蛋被剥开,水分蒸发较大,可将孵化室的湿度加至90%以上。被黏结的鸡胚,可用温水湿润,然后用剪刀、镊子轻轻剪开或挑开黏膜干痂,使其缓缓展开肢体,让其自行断脐脱壳。剥壳时还要小心,不要弄破了胎膜表面未收缩完全的大血管,避免鸡胚失血过多,肚脐瘀血死亡。
经验分享,提高孵化率的小技巧
在实际操作中,我还了一些提高孵化率的小技巧:
- 保持孵化室温度稳定,一般保持在37.5℃左右。
- 保持孵化室湿度适中,一般保持在65%-75%。
- 注意观察种蛋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 孵化过程中,注意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细菌感染。
- 出壳后,及时清理孵化室,保持通风。
鸡胚孵化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学问。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操作,相信鸡宝宝们一定能顺利出壳,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