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育雏舍环境,确保幼畜健康成长
优化育雏舍环境,确保幼畜健康成长
一、温度管理
都知道,小鸡仔就像刚出生的宝宝,对环境的要求可高了。刚出生的小鸡,第一周温度得控制在33℃~35℃之间,就像给它们盖了个小棉被。过了第一周,温度就得逐渐降低,每周降1℃~2℃,到了夏秋季节,就让它自然生长吧。不过,冬春季节,6周龄后,鸡舍温度还得保持在20度左右。怎么判断温度正不正常呢?看小鸡的表现就知道了。温度太高,小鸡就散开、张口喘气,食欲下降,喝水增多;温度太低,小鸡就睡不安稳,发出“叽叽”的叫声,挤在一起,甚至可能因为太冷而挤压死亡。温度适宜的话,小鸡就活泼、饮食正常、精神抖擞。保持适宜的温度,还能有效预防白痢病、球虫病,促进卵黄囊的吸收利用,提高小鸡的成活率。
二、湿度管理
育雏舍的湿度也很关键,得用干湿度计来监控。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好,理想的湿度是第一周60%~70%,第二周以后的55%~60%。湿度过低,灰尘、羽毛就飞扬,小鸡容易得呼吸道病和羽毛发育不良;湿度过高,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就繁殖,小鸡容易得各种疾病。
三、通风管理
在保温的同时,别忘了通风换气。小鸡代谢旺盛,呼吸、排泄和潮湿的垫料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氨气,污染空气。如果不及时排出,这些有害气体就会越来越多,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小鸡的健康,引起呼吸道病和其他疾病。所以,育雏后期每天中午应该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如果天气冷,开窗不方便,可以每4~5天用带鸡熏蒸的中草药熏蒸一次。
四、光照管理
为促进小鸡采食和生长,一般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第一周前3天全天24小时光照,让小鸡熟悉食槽和水槽的位置;4~7日龄和第二周20小时光照;第三周18小时光照;第四周16小时;从第五周开始,密闭式育雏舍每天8小时光照,开放式鸡舍就采用自然光照。光照时,每15平方米的育雏舍第一周用1个40瓦的灯泡,离地面2米高;第二周开始换用25瓦的灯泡。
五、饲料管理
小鸡的饲料也很讲究。刚出生的小鸡,饲料要营养丰富、易消化,以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高,有利于小鸡的生长发育。同时,饲料要保持新鲜,防止变质。饲料的搭配也很重要,要根据小鸡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搭配。例如,小鸡出生后的前两周,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达到25%以上,以满足它们的生长发育需求。
六、防疫管理
小鸡的防疫工作非常重要。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各种疾病。同时,要保持鸡舍的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还要加强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例如,发现小鸡有呼吸道症状,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一下,优化育雏舍环境,确保幼畜健康成长,需要我们从温度、湿度、通风、光照、饲料和防疫等方面入手,用心呵护每一只小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养出健康、活泼的小鸡,为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