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领域常见误区:忽视蛋鸡饲养管理及营养均衡
1、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的误区
1.1忽视鸡群全过程的良好饲养
咱们都知道,养鸡就像养孩子,得从出生到长大,每一个阶段都得用心呵护。饲养管理这块儿,就相当于鸡群的成长教育,从育雏到产蛋期,得一步一个脚印。要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比如育雏期没养好,死亡率就高;育成期再没跟上,产蛋期就别提了,没高峰期不说,还得跟脱肛、啄肛说拜拜。
1.2忽视育成鸡的管理
很多朋友只盯着育雏和产蛋期,育成期这事儿就给忽视了。其实,育成鸡的管理很重要,它决定了鸡群的生产性能。咱们国家养鸡普遍有个问题,就是育成期管理不到位。结果就是开产后没高峰,抗病能力差,后期再补救也来不及了。
1.3 35日龄是蛋鸡的重要日龄
35日龄,对蛋鸡来说,是个关键的时期。体重、内脏器官发育、产蛋率、蛋壳质量,这些指标都跟它息息相关。但你知道吗?咱们国家的蛋鸡,35日龄的体重几乎都不达标。原因很多,应激多、密度大、饲料营养跟不上去,这些都是问题。
1.4 怕把鸡养肥了。
很多人总觉得,鸡养得太胖了,就不下蛋了。其实,现在的蛋鸡都是高产品系,吃得少、产蛋率高,哪那么容易养肥啊?我们这边的鸡,要么是营养不良,要么是环境粗放,应激多,疾病多,所以,咱们这边的鸡,体重得比国外标准的大一些,才能保证高产稳产。
1.5 密度过大
密度大,对鸡群来说,可是个大问题。均匀度差、体重小、异食癖严重、生产能力差、大肠杆菌病还多,最终死亡率高。所以,密度这块儿,咱们可得好好把控。
2、营养方面存在的几个误区
2.1重视蛋白.轻视能量
咱们在喂鸡的时候,蛋白和能量,这两样都不能少。能量决定产蛋率,蛋白决定蛋重,都很关键。能量比蛋白更重要,因为鸡在生产过程中,能量是起主导作用的。所以,咱们在饲料配方的时候,能量和蛋白要平衡,各司其职。
2.2饲料配方一成不变
饲料配方,要根据季节变化、鸡群采食量变化来调整,不能一成不变。比如,采食量少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就得提高。这里有个公式:采食量×饲料营养成分=定数。
2.3忽视饲料蛋白的利用率
饲料中的蛋白质,其实就是氨基酸,不同蛋白、氨基酸的组成不一样,利用率也不一样。在配制饲料的时候,咱们得考虑蛋白质的利用率和氨基酸的组成,不能只看价格,得保证营养均衡。
2.4过量添加一些微量成分
饲料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这些,不是越多越好。过多添加,一方面会增加成本,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所以,对这些物质,咱们得掌握好度,多则减、少则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