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选良种,地利建良舍
一、养殖成功的要素 —— 天时
在我们养殖界,常言道:“天时选良种,地利建良舍”,这其中的“天时”,便是决定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养殖成功的要素之一——天时。 我们要从源头抓起,选择无白痢、支原体病的鸡场进雏。这就像选美一样,我们要挑选那些皮肤白皙、健康无病的小鸡,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养殖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选择性价比高、无霉菌及毒素的饲料。就像人们追求美食一样,我们也要追求鸡饲料的营养丰富、安全可靠。这样,我们的鸡才能长得又快又好。 最后,我们要选用优质的疫苗,进行正确的免疫操作。这就好比给鸡穿上了“铠甲”,让它们在面对病毒和细菌的侵袭时,有足够的抵抗力。
二、养殖成功的基础 —— 地利
有了“天时”,我们还需要“地利”——建设一个标准鸡舍。一个能够满足鸡群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生活环境,对于养殖成功至关重要。 一个理想的鸡舍,温度通风可控,易于清理消毒。这样,我们的鸡就能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养殖成功的关键 —— 人和
养殖成功的要素,离不开“人和”。要想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就要把肉鸡的饲养周期细化,有针对性地去管理。一般分为三个时期:育雏期、育成期、育肥期。
1、育雏期饲养管理要点
温湿度的要求:在保证湿度不低于65%的情况下,1~2日龄温度为35℃~36℃。建议冬季温度为35℃,以适应外界的低温;夏季为36℃,以适应外界的高温。3~14日龄期间每天降低0.5℃,直到降至29℃。保持这个温度的目的是促进卵黄的吸收,提高鸡群的整齐度。湿度保持在70%,可减少鸡群呼吸道病的发病率。 光照时间和强度:建议全程暗光饲养,这样可降低料肉比,降低猝死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1~3日龄采取强光24小时光照,白炽灯60瓦,节能灯16瓦为宜。4~10日龄控光2小时,采取22小时光照,降低光照强度,白炽灯25瓦,节能灯8瓦为宜。11~14日龄每天控光5小时,减少猝死的发生。 通风的要求:育雏期虽以保温为主,但是也要保证鸡舍内无异味,不憋闷,鸡只分布均匀为宜。 喂料:掌握少喂勤添的原则,提高鸡群前期的整齐度,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1~7日龄自由采食,8~14日龄每天固定饲喂4次。 育雏期的管理除做好上述要求外,还应避免温度忽高忽低。温度过低,易导致鸡群着凉;温度过高,鸡苗易到水槽处洗澡,引发鸡大肠杆菌病、肠炎等。及时扩群,降低饲养密度等。
2、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
温湿度的要求:湿度不低于50%的情况下,15日龄时为28℃,16~18日龄为27℃,19~24日龄为26℃,25~27日龄为25℃,28~30日龄为24℃。 光照时间和强度:每天控光5小时,白天室内光线减弱一半,防止肠炎、猝死等疾病的发生。 通风的要求:育成期要逐步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加大横向通风,降低室内温度。夏季可阶段性开启水帘,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当通风与保温相矛盾时,以通风为主,温度取下限保温。 喂料:要适当限饲,饲喂次数以4次为宜,换料过渡时间以4天为宜。 育成期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扩群前要对网床提前预温,防止鸡群着凉诱发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原则上夏季21日龄前把鸡群扩满棚,冬季26日龄前把鸡群扩满棚,及时调整料线、水线高度,保证鸡群充足的饮水采食,提高鸡群整齐度。
3、育肥期饲养管理要点
温湿度的要求:保证湿度不低于45%的情况下,31~35日龄的温度为24℃,36日龄~出栏的温度为22℃~23℃。 光照时间和强度:恢复正常的光照时间和强度,解除每天5小时的控光时间,逐步恢复24小时光照。 通风的要求:继续加大通风时间和通风量,保证鸡舍氧气充足,氨气、二氧化碳不超标。 喂料:解除限饲,恢复当天的采食量。 育肥期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防止鸡舍内通风不良,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
以上就是养殖成功的要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记住,天时选良种,地利建良舍,人和饲养管理,才能让我们在养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