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肉鸡产肉、蛋鸡产蛋效率,秋季养鸡需关注饲料营养、温度调控、疫病防控
作者:畜牧智者•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2
大家好,我是高教授,一位热爱家禽科学的专家。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秋季养鸡那些事儿,如何提高肉鸡产肉、蛋鸡产蛋效率,关注饲料营养、温度调控、疫病防控,让我们的鸡儿们健健康康,产蛋多多!😄
一、秋季养鸡,先了解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关注点
家禽产业是我国畜牧主导产业之一,以养鸡为代表的家禽业,已成为我国现代畜牧业的标志产业。多年来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我国养禽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应该定位于“十六字”方针——点状布局、适度规模、标准工艺、健康养殖。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
- 产业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威胁不是市场风险,而是不可预知的疫病危害;
- 目前家禽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不是养殖数量的扩张,更不是以“超大规模”的现代养殖为主要发展模式的技术链辐射,而是以产品质量提升为基点,如何在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为主要模式的技术改进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
- 家禽养殖的难点不是高新养殖技术或技术产品的缺乏,而是如何在无抗养殖技术链或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精准、精细劳动或勤奋工作上下功夫。
二、猪肉短缺,养鸡产业如何应对
近期,猪肉大幅度涨价引起了全社会关注。作为“短平快”式的养鸡产业,如何弥补猪肉供应的短缺呢?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技术路径来提高肉鸡产肉:
- 利用蛋鸡的母系和肉鸡的父系培育的“817”肉鸡,2-3个月体重达到3-4kg,肉质还比快大型肉鸡好,很受消费者欢迎;
- 利用高产蛋鸡的商品代公雏快速肥育的肉鸡生产模式,公雏鸡快速肥育5个月左右可达到3-3.5kg,其鸡肉的品质优于快大型肉鸡。
如何多产蛋呢?
- 采用“强制换羽”技术,使蛋鸡在第一产蛋周期末通过强制换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进入第二生理产蛋年,继续高产维持5-6个月。
三、秋季养鸡,关注这些问题
秋季是养殖业较困难的季节,业界俗称“黑色养殖季节”。秋季养鸡,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 关注鸡体质恢复,调整日粮和饲养管理程序逐渐强化鸡的体质,淘汰寡产鸡,应对多病复杂的环境变化;
- 关注为产蛋鸡奠基健康和体能的贮备,依据体重标准精准营养,产蛋前精细化免疫,预产期和初产期健康与营养免疫协调实施,平安渡过鸡一生最难、最大的初产生理应激期;
- 关注养殖环境温差,鸡的主要疾病都是鸡舍环境温差变大的应激诱因所致,故秋季昼夜温差变大是鸡不安宁的最常见诱因,必须精准应对;
- 关注鸡的肠道健康,秋季鸡的肠道最易于受到病菌污染,肠道是关乎鸡生产链的关键环节,在无抗养殖背景下,肠道健康维护困难重重;
- 关注秋季特征性易发疾病,如育成鸡阶段易发的鸡痘,肠道的球虫或皮肤寄生虫感染,要严格防疫或预防。
四、疾病防控,这些问题不容忽视
在疾病防控上,近期养鸡场应关注以下问题:
- 无抗养殖问题,强调鸡蛋中不能有抗生素残留,强调整体养殖技术链效应的提升;
- 鸡滑膜型支原体疾病,强调把有效的药物预防控制用在疾病危害最关键的“鸡龄”;
- 低致病性禽流感和变异型禽流感,近年来,低致病性禽流感由于主观忽视等原因,造成生产损失较大,必须严防;
- 肠道疾病,特别是在无抗背景下,肠道有害菌的繁殖环境压力变宽松,肠道健康维护的路径和方略必须创新;
- 呼吸道疾病,要在抓好疫苗防疫的基础上,关注环境精细管理,从大环境,包括养殖场外环境、鸡场环境、鸡舍环境等方面三类环境管理齐下,对整个环境链条进行系统性量化管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秋季养鸡顺利,鸡儿们茁壮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