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在20天左右易发病,探究其病因及预防措施
哎呀,咱们养鸡的,是不是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鸡子们二十多天大,就开始闹腾,一个个离群独坐,食欲不振,还时不时地打喷嚏,呼吸道症状明显,长得也不均匀,死淘率直线上升。解剖了那些不幸的鸡子们,发现器官出血,气囊炎、心包炎、肛周炎这些炎症反应普遍。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咱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一、抗体水平的影响
1、白羽肉鸡的小鸡们,因为继承了妈妈的抗体,一开始对疾病的抵抗力还挺强。但随着日龄的增长,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到28天大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抗体了。
图1 白羽肉鸡H5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大多数养殖户都会给鸡子们接种禽流感H9、新城疫、传支和法氏囊的疫苗,所以这些抗体在23天大的时候水平会逐渐回升,到30天大的时候,就会达到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的水平。但对于其他疾病,由于没有进行免疫,抗体水平很难再提升,反而会越来越低。所以,20到30天大,这段时间各种疾病的抗体水平都比较低,如果有传染源,就很难抵御病原的入侵,发病也就不奇怪了。
图2 白羽肉鸡H9抗体消长规律
二、鸡舍环境的变化
2、我们都知道,养殖环境对鸡子们来说非常重要。好的设备和基础建设一般要比开放式或简陋鸡舍养殖效果好。现代化封闭式鸡舍对空气质量、温度、湿度都能作到科学控制,能够满足鸡子们生长的需求。但是,对于同一个鸡舍来说,同一批鸡随着时间的变化,它的环境会有一定的变化。刚育雏时,鸡舍都经过清洗、消毒,鸡舍比较干净。到肉鸡养殖中期,羽毛脱落,鸡舍灰尘变多,如果鸡舍的鸡粪处理不及时,氨气也会变多,空气中微生物含量丰富,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水线的管理如果不到位,水中的微生物含量也会很丰富,肠道疾病发生也变得很普遍。
表1 24日龄鸡舍水质检测结果
三、通风量加大
3、随着日龄的增加,鸡子的体重增加,对氧气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封闭式鸡舍,随着通风量的加大,风机变换比较频繁,要求风门也随之变换。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处理不好,往往出现风速增大或贼风。20多天大,鸡子的羽毛还不丰满,最容易受凉,在冷应激的作用下,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
四、扩栏影响,低温应激
4、10到20天大,特别在冬天,鸡子们生长较快,为了让鸡群有良好的空间,这段时间需要扩栏或扩群。扩栏或扩群前需要预温,保证扩栏前后鸡舍没有温差。往往很多养殖户不注意这个问题,温度达不到就扩栏,形成温差应激。同时,扩栏过程中鸡群应激比较大。随着应激的积累,20多天大时鸡群容易发病。
五、药物用量大,代谢负担重
5、肉鸡养殖中,药物使用仍然是很重要的环节。鸡苗不好,细菌超标,需要根据药敏实验使用药物。10天左右容易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需要投喂呼吸道药品。接近20天大,肠道往往出现拉稀或粪便不好,还需要投入治疗肠道的药物。20天大前也是各种维生素、免疫增强剂常用的时间。大部分药物都是在30天大前使用的,20多天大肉鸡对药物的代谢负担最大,机体的抵抗力也受到影响,这时容易发病。
六、饲养管理疏忽
6、养殖过程中育雏阶段最辛苦,每天要调整鸡舍温度,调整通风,还要给鸡舍加湿。所有的免疫也都是在21天大前完成。因为鸡苗质量问题带来的死淘,在20天大前也趋于平稳。20天后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运料,其他工作比较少,相对比较清闲。这时,饲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心情最放松,管理也会放松,对于养殖过程中的小问题不重视。这时,不良影响得不到及时应对,鸡群容易发病。:能导致鸡群发病的因素非常多,还需要大家多观察、多及时做好应对,才能减少对鸡群的影响,减少发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