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畜牧养殖过程中,需谨记以下五十余项禁忌
一、不能看价选鸡苗
在选鸡苗的时候,可不能只看价格哦! 得找防疫到位、管理正规、能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兽医卫生许可证、引种证明的规模化厂家。而且,商品鸡苗的父母代种苗最好来自大型规模化原种场。别贪便宜,否则容易血本无回。
二、不能看行情养鸡
看到蛋价高,就猛养;蛋价低,就少养或不养。可近几年行情波动大,老经验似乎不那么管用了。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设备条件,合理周转鸡群,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
三、不能忽视5周龄体重
有句行话叫“5周定终身”,5周龄体重达标对鸡群产蛋性能影响很大。但有时候,我们只关注育雏期的成活率,忽视了5周龄体重。如果鸡群密度大、断喙不当、饲料营养低,都会导致5周龄体重不达标。单纯依赖药物提高成活率,不利于后期生长和产蛋性能的提高。
四、不能忽视育成鸡饲养
有人认为育成鸡阶段体重、均匀度不够,在开产前赶上就行。但实际上,如果该阶段饲料营养水平低,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产蛋期易出现脱肛、蛋重小、死亡率高等现象。
五、不能忽视预产期饲养
育成鸡料过早或过晚过渡到产蛋饲料,会导致初产鸡腹泻,甚至出现瘫痪鸡、薄皮蛋、沙皮蛋、软壳蛋增多等现象。蛋鸡育成料饲喂青年蛋鸡至17周,从18周开始过渡产蛋料,用一周的时间逐步过渡,减少换料应激,主要是要循序渐进。
六、要全面分析成本
在养殖过程中,往往只看到饲料、兽药的单价,而忽视了真正的养殖成本。雏鸡、蛋青鸡阶段要算成活率、均匀度、饲料、鸡苗、药、疫苗、水电、燃料费等;产蛋鸡要具体核算每公斤鸡蛋成本。饲喂价格高的饲料,虽然单价高,但实际营养浓度高、鸡蛋重好、抗病力强、淘鸡毛色好体重大。
七、不能忽视淘汰
对于残次鸡、病弱鸡、寡产鸡,我们不能“心软”,否则只会增加传染病传播机会,成为发病的导火索或白吃鸡,加大成本。
八、不能照搬防疫程序
根据鸡苗厂家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当前疾病流行情况,科学制订防疫程序。有条件的最好依据检测抗体水平的结果而定。
九、不能重治疗轻预防
近几年,脑脊髓炎、肾型传支、减蛋综合症等疾病均与预防不够、发病时滥用药有关。常言道:有收无收在防疫,收多收少在管理。
十、不能滥用抗生素
用药应本着在查清病原的基础上,先磺胺类后抗生素、先窄谱后广谱的原则,有的放矢。防止“半量”投药在血液中达不到有效的杀菌浓度而产生耐药性。治疗时,有一点效果就停药,残余细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拖长病程反而增加用药成本。
十一、不能忽视饮水
常见水槽式供水,加水次数和喂料次数一样;或有时鸡发病时因为粪稀而人为限水,对鸡群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缺水严重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水在所有营养素中最廉价,但又是生命之源,千万不能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